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9篇
综合类   9篇
水路运输   25篇
铁路运输   6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山区高速公路高填石路堤稳定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黎莉  刘代全  刘晓明 《公路》2003,(1):72-76
在阐述山区高填石路堤填料及其压实后工程力学特性的基础上,结合潭邵高速公路的建设实践,从码砌边坡、内部填石、地基等方面对如何提高高填石路堤的稳定性进行了探讨。认为在设计、施工中可以通过把握好码砌层的厚度、针对不同的地基采取不同的施工措施、控制高填石路堤的压实标准和质量检测方法,加强地基勘察和处理等途径来提高填石路堤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2.
基于整车模型的桥头路面动力荷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路桥不均匀沉降产生的桥头跳车将导致桥头路面受力显著增大和路面提前破坏。通过建立7自由度整车运动动力模型和路桥过渡段路面-桥面形状几何模型,采用Wilson-θ方法求得了车辆经过不平顺的路桥过渡段所产生振动的时程。计算结果表明,桥头跳车中汽车后轮的最大动荷载明显大于其静荷载,且其最大动荷载并不一定仅发生在桥头搭板范围内,而在下桥方向一定长度范围内。对于长度小于100 m的桥梁,桥梁长度对路面所受最大动力荷载的大小和位置均有较大影响。因此常规仅对桥头搭板进行加强的设计方案是不够的,还应根据桥梁的长度不同,对桥头一定长度范围内路面就跳车所产生的动力荷载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43.
为揭示行车荷载作用下填石路堤的动力特性,以便对路堤和路面进行合理设计,首先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试验得到了移动动力荷载作用下填石路堤内部动应力分布规律.然后采用MARC有限元软件对该填石路堤模型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得到路堤的计算参数.在此基础上,利用这些参数对真实情况下的路堤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得到真实路堤在重型卡车作用下的动应力分布规律,该规律可供路基路面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44.
以某万吨级油船为目标船,介绍了油船典型舱室噪声分析预报声学有限元(FE)、统计能量(SEA)数值分析理论和方法.并根据IMO规范对所关注舱室的噪声水平进行评价,针对超标的舱室给出减振降噪处理方案。计算考虑了船舶桨、主机、空调及风机等噪声源引起的结构噪声和空气噪声。  相似文献   
45.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化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手工制定计划的方式逐步被实时动态的基于网络的计划方式所代替.分析了协同设计软件Windchill和专用计划软件Microsoft Project特点,将二者进行集成,在Microsoft Project中制定船舶设计计划,将其导出到Windchill系统中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计划的执行和监督控制,从而满足具有分布式、并行协同设计特点的计划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46.
采用GPS-RTK技术,将既有线里程丈量、平面测绘、中平测量整合为一个工序进行一体化既有线测量,并对其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分析,从而在生产中减少上线作业班组和人员,缩短上线作业时间,提高综合作业效率,降低既有线测绘安全风险。在一定的技术条件支持下,GPS-RTK三维一体化既有线测绘方法,能够满足普通铁路勘测设计阶段既有线测量精度要求,提高既有线测绘综合作业效率,客观上降低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具有很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7.
简述了数字化集装箱码头的三维可视化管理,我国建设数字化集装箱码头三维可视化管理的发展进程,详细介绍了集装箱码头生产过程控制可视化管理系统结构、系统软件结构、TEK无线数据通讯系统及建设数字化集装箱码头三维可视化管理的意义.  相似文献   
48.
49.
阐述了船用汽轮机组油雾产生的原因、性质、组分和危害,并对各种油雾净化技术作了分析研究,最后确定了采用过滤吸附式油雾净化技术,样机经使用验证,不但完全解决了油雾污染问题,而且运行成熟稳定。  相似文献   
50.
我国有多种液塑限试验方法分别在不同的规范中使用。各规范液塑限试验方法的不统一,给岩土勘察和工程设计带来很多不便。在提出液塑限试验方法优越性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利用已有资料,对各种液塑限试验方法的优越性进行了探讨。结合国内外现状,考虑与国际接轨的要求,对新修订的《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提出了采用76 g锥入土深度17 mm的方法测量液限和入土深度2 mm的方法测量塑限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