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5篇
公路运输   14篇
综合类   52篇
水路运输   9篇
铁路运输   56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1.
EMC 是英文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电磁兼容性)的缩写,指一个产品和其他产品共存于特定的电磁环境中,而不会引起其他产品性能下降或损坏的能力.电磁兼容主要包括2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发射性;二是抗扰性,即电磁骚扰性和电磁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心分拨理论的运输模式被很多大型物流企业所采用。因此研究其优化调度方法以确定各发车城市及车辆行驶路径。针对该优化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及其求解框架,并利用改进的节约法求解,对得到的结果采用2-opt搜索算法进行修正。通过计算实例,说明了数学模型和求解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蔚洁   《家用汽车》2006,(2):120-121
爱宝马,更爱妈妈背景:第一次见到杨扬是在盈之宝给她举办的宝马新3系交车仪式上。青春的形象,流利的英语,爱心的捐赠,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认定她就是当之无愧的宝马车主人选。由于韩国世界杯等赛事,见面几经周折,终于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周末实现了。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苏州工业园区高架桥工程设计,对基于新、老公路桥涵设计规范的设计进行了比较分析和验算。结果表明:《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对于结构有更高的要求,实际设计完全满足新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5.
合同管理是监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承包商必须开展的一项工作。工程项目的实施一旦与合同规定不符 ,就可能构成违约行为 ,给承包商造成损失。承包商必须处理好与合同有关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6.
根据客流量的分布及大小交路列车共线运行的特点,以投入运用的车组数最少为目标,建立了列车均衡开行方案优化模型,得出在运用车组最少的情况下各行车组织参数的设置,包括折返点位置选取、大小交路的行车间隔和周期、列车在中间站的折返时间及运用车组数等。模型考虑了大小交路行车的相互影响问题,在满足行车安全性及线路客流需求的前提下,采用基于大交路的行车间隔来调整小交路的行车间隔及行车周期的思想,描述了各参数之间的制约关系。以成都地铁2号线为背景,利用本模型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能够达到预想的效果。为运营企业的行车组织安排,特别是运行交路设计及车辆配备等实际工作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心理契约理论的内容,分析了心理契约理论的特点,提出了心理契约理论在工会活动中的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18.
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分为现场设备层、站点层、中心处理层、应用终端层。论述其整体框架及各层间连接方式,重点分析应用服务器的设计方法,定义层间数据传输格式。论述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软件设计,分析应用终端层、中心处理层、站点层的功能。应用终端层可实现对站点和监测点的实时监控,中心处理层能够实现数据记录和存储、历史数据读取、数据更新、报警判断和数据转发,站点主机能够及时将信息上传给中心处理层,处理中心处理层下发的命令。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研究用现代技术改造现有的继电半自动闭塞成为可能.分析了以CAN总线控制技术和容错技术为基础构成微机化站问闭塞系统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VC++6.0开发了一套驼峰场联锁仿真平台。分析平台功能和数据流程,阐述平台的实现方法,简述溜放进路的联锁实现及溜放车组追踪方法,提供一种控制进路联锁的阶段化设计思路。通过调试,软件可满足铁路信号专业的教学和培训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