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21篇
综合类   16篇
水路运输   16篇
铁路运输   21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唐山北站改扩建工程于2014年3月21日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改造.在唐山北Ⅰ期信号倒换施工过程中,对有关技术细节优化进行了有益探索,例举唐山北站换装时的几点细节优化方案,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降低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32.
33.
王永刚 《珠江水运》2010,(10):58-60
彩云之南,一片资源丰富、生态多样的神奇土地。蜿蜒的澜沧江从世界屋脊三江源奔腾南下,穿过彩云之南,与红土高原结下了不解情缘。它在云岭大地绵延1240公里、落差1780米,奔流千年、一路欢歌,同时也承载着高原儿女近半个世纪的梦想。  相似文献   
34.
软弱围岩的蠕变损伤特性及最佳支护时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岩体的蠕变全过程、长期强度和能量耗散的角度,分析软弱围岩的蠕变损伤特性。围岩的蠕变损伤是内部新裂纹产生和不断扩展的结果,是变形损伤与时间损伤效应的耦合。当围岩内应力水平低于其长期强度时,表现为时间损伤效应;当围岩内应力水平高于其长期强度时,表现为变形损伤效应。根据软弱围岩的蠕变损伤特性,选择合理的支护时间,使围岩的蠕变变形不至达到加速蠕变阶段,围岩强度不低于其长期强度,则可以有效避免围岩的失稳破坏。运用西原模型引入蠕变损伤变量,采用粘弹塑性理论研究软弱围岩的蠕变变形规律,提出通过位移反分析或蠕变试验方法确定模型中的蠕变参数,进而确定软弱围岩二次支护最佳时间的方法。工程实践证明该方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35.
结合江苏连徐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有关做法,对在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具体实施办法进行了详细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36.
王永刚 《水运管理》2009,31(2):26-28
为规避金融危机给船舶建造带来的风险,明确建造中船舶的所有权及抵押权,平衡各相关方利益,根据造船合同的性质对建造中船舶的所有权及抵押权问题进行法律分析,认为建造中船舶所有人应认定为造船人,提出实务中建造中船舶抵押权实现的若干注意事项,如建造中船舶的价值及范围应包括船舶的预期价值,完善相应的保险制度以及修改相关法律条文等。  相似文献   
37.
参考挪威船级社海工规范要求,分析平台极限载荷状态下的总体结构强度.应用海工规范公式对主船体结构中的板和筋进行规范校核,对主船体双层壳内的环形梁进行屈服和局部屈曲的强度校核,对大的板架结构开展针对各种屈曲类型的校核,结果表明,该生活平台在目标海况下的结构承载能力满足船级社的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38.
城轨列车模拟运行软件是辅助城轨列车设计的有效工具,其模拟运行报告是运行软件的关键环节之一.传统的手动编写报告不但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容易出现错误.本文提出通过VC调用Word完成运行报告的自动生成,并分别从文字、图形和表格3个方面阐述城轨列车模拟运行报告自动生成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39.
田世雄  王永刚 《隧道建设》2012,32(4):490-494
关角隧道为青藏铁路西(西宁)格(格尔木)二线控制工程。为了更好地解决关角隧道富水区防排水问题,以关角隧道水文地质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地下水注浆控制排放模型,对三叠系砂岩富水段进行模拟分析。分别分析了注浆止水圈渗透系数与厚度、节点流量的变化关系,得知富水区隧道注浆圈的控制参数具有其经济适用范围,并不是越大越好或越小越好;根据流量的变化过程验证了隧址区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最后得出对于富水区隧道修建,取注浆圈厚度为3 m,渗透系数控制在2.1×10-3m/d较为经济合理。研究成果对富水区隧道控制地下水排放、减轻对环境水资源的破坏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0.
针对IMO提出的PSPC标准,为避免合拢后舱内的喷砂,减少涂层破损,采用优化设计,对实船建造和模型辅助建造进行探讨,从设计源头改善、改进方法,从而得到有效减少压载舱涂层破损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