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20篇
公路运输   150篇
综合类   75篇
水路运输   9篇
铁路运输   49篇
综合运输   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如何在快速路设计中贯彻安全、低碳、节能、环保的新理念,实现交通效率与安全、交通效率与资源的最佳整合目标,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与同济大学合作开展了"城市快速路系统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依托天津市快速路工程,对城市快速路通行能力、交通设计、交通安全设计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及成果集成。这里重点介绍课题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结论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2.
庞小冲  唐学军 《隧道建设》2011,31(5):566-568
由于地形、地物等条件的限制,项目选线中隧道洞口段位于回旋曲线上,考虑到洞口段行车的安全,规范对隧道出入口的平面线形一致性有专门的要求,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和分歧。以JTG 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不设缓和曲线的圆曲线最小半径以及回旋曲线最小长度计算出的临界内移值P,提出了一个隧道出入口平面线形一致性检验的定量化判据,即行车道中心线上距洞口3s设计速度行程终点与驾驶员继续按设计时速行驶3s后的位置偏差△D≤临界内移值P,否则就认为不满足一致性要求。  相似文献   
63.
结合我院完成的长沙市芙蓉大道、岳麓大道、株洲红易大道、醴陵至茶陵高速公路和长株潭城市圈、"3+5"城市群交通规划等项目前期工作,对城市群交通和城际干线公路规划提出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64.
派瑞单体门禁系统是一款集门禁控制、安全报警、读/发卡机具及电子门锁于一体的单体门禁系统,特别适用于对出入口需要进行严格控制的小型办公场所。  相似文献   
65.
何正强 《交通科技》2012,(2):119-122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分向客流预测数据是各出入口通道设计的重要依据,目前适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分向客流预测研究工作开展并不多.文中以车站所属的线路客流预测数据为基础,根据车站周边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情况,采用“逐层分解”法预测各个出入口通过客流量,并研究了全日小时及高峰小时内部的波动系数,通过广州市轨道交通13号线鱼珠站分向客流预测研究证明,预测方法是合理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66.
为提高出入口通行能力与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分析大型公共建筑机动车出入口长度影响因素,考虑大型公共建筑用地出行生成率与城市道路车辆反应视距,建立出入口长度模型.该模型利用建筑交通生成计算出入口道路排队长度,并利用视距三角形计算出入口车辆安全距离,取其中较大值为出入口长度.最后以某市公交枢纽站为例进行试算与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应用模型所得出入口长度后,公交站出入口道路与临近城市道路的单车平均延误分别减少5.05s与6.37s,平均车速分别提高5.1 km/h与4.81 km/h.可见研究成果有利于大型公建机动车出入口交通渠化与线形改善.  相似文献   
67.
应用Vissim仿真模型研究了在不同的主辅路流量组合和交织流量比下,菱形立交出入口区间平均速度、平均最大排队长度、出口流量与出入口间距的关系.研究表明,交织区平均速度、平均最大排队长度和出口流量都随出入口间距的变化而变化.当主辅路流量和交织流量比较小时,三者随出入口间距变化较小;当主辅路流量和交织流量比较大时,三者随出入口间距变化较大.因此可以得出,当交通流量较小或出入口间距受限时,出入口间距为l00 m时比较适宜;当交通流量较大时,随交织流量比由0.2增大到0.3以上时,出入口间距应由300 m增大到450m,才能有较好的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68.
赣州市客家西延工程作为赣州枢纽集散系统与中心城区骨干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承担了枢纽交通集散的功能,又服务于城市核心组团间及组团内中长距离交通.通过详细论述该工程的项目背景与建设必要性,并在分析现状及规划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其技术标准、功能定位及服务对象,论证分段采用不同敷设形式的合理性,提出总体布置方案,包括对典型横断面布置、出入口布置、关键节点方案.对类似工程规划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9.
地块出入口是交通发生吸引的源头,地块出入口设置是否合理对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和秩序起着关键性作用.首先对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了梳理,认为国内关于地块出入口的接入管理,尚未形成系统的技术体系,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土地出让后出入口的优化设计,由于地块出让前缺少系统的考虑,导致出让后地块出入口的优化调整余地较小.基于位阶差理论,对出入口的接入道路进行了分类梳理,初步探讨了土地出让前地块出入口的系统性谋划.试图从用地的角度优化出入口管理,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0.
城市地下环路建设在我国刚刚兴起,很多城市已经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但目前仍存在设计思路不明确、设计标准不统一、现有规范对地下环路设计的指导性不强等问题.通过对金华多湖CBD(中央商务区)地下环路总体方案设计的研究,探索总结了地下环路总体设计的方法、步骤及流程.着重从地下环路的总体交通组织方案、外部出入口设置、内部出入口设置、总体方案比选等几个方面作了详细介绍,为今后类似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论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