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4篇
  免费   75篇
公路运输   325篇
综合类   501篇
水路运输   350篇
铁路运输   248篇
综合运输   10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浅海混响以海底混响为主.本文选取对浅海近程海底混响贡献较大的声线采用射线声学理论,数值计算浅海3种典型声速分布下的海底混响时域信号和混响强度,分析声速分布、脉冲宽度及负跃层声速条件下声源深度对海底混响衰减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浅海近程混响强度随着时间振荡衰减,不同声速、不同声源深度下混响强度具有相似的衰减特性,但振荡衰减的"波峰"和"波谷"会随着声速分布、声源深度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32.
为了研究轨道结构安全监测中传感器的合理配置方法,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通过建立桥上交叉渡线道岔模型和钢轨应变传递误差最小的目标函数,提出传感器测点选择依据和监测方案评价标准,保证监测方案的经济性、合理性。结论表明:模型数据曲线可以指导监测系统的测点位置选择;随着传感器测点数量增加,监测误差逐渐减小,但在误差比率的"拐点"后增加单位个数传感器带来的收益降低;通过建立误差最小准则的目标函数,结合误差指标可以评价和优化传感器布设方案;钢轨位移、附加力等指标的监测方案也可以通过本文方法确定。  相似文献   
33.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optimal toll design problem for the cordon-based congestion pricing scheme, where both a time-toll and a nonlinear distance-toll (i.e., joint distance and time toll) are levied for each network user’s trip in a pricing cordon. The users’ route choice behaviour is assumed to follow the Logit-based stochastic user equilibrium (SUE). We first propose a link-based convex programming model for the Logit-based SUE problem with a joint distance and time toll pattern. A mathematical program with equilibrium constraints (MPEC) is developed to formulate the optimal joint distance and time toll design problem. The developed MPEC model is equivalently transformed into a semi-infinite programming (SIP) model. A global optimization method named Incremental Constraint Method (ICM) is designed for solving the SIP model. Finally, two numerical examples are used to assess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相似文献   
34.
基于灰色残差GM(1,1)模型的道路交通量预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路交通体系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目标的复杂系统。其中交通量信息系统具有明显的层次复杂性,结构关系的模糊性,动态变化的随机性,指标数据的不完全和不确定性。由于技术方法、人为因素、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造成各种数据误差、短缺甚至虚假现象,系统的作用机制不明确,系统的状态、结构、边界关系难以精确描述,属于典型的灰色系统。在作量化、模型化、实体化研究时,能作为反映系统主要动态特征的数据是很少的。由于环境对系统的干扰,系统信息中原始数据序列往往呈现离乱情况,离乱数列即为灰色数列或称灰色过程,灰色理论利用那些较少的或不确切的表示系统行为特征的原始数据序列作生成变换后建立微分方程,对灰色过程建立的模型称为灰色模型(Greymodel),简称GM模型。本文从理论上介绍了GM(1,1)模型和灰色残差GM(1,1)模型建立的一般过程,然后将其应用于交通量预测的实际例子中。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5.
本文归纳总结了车站能力查定计算过程中存在的多种影响因素,深入分析了其产生原因和不可避免性。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的区间估计方法计算得出各种误差因子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权重大小,并对比不同误差因子的权重区间,筛选出强误差因子,剔除弱误差因子,为精确计算车站能力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6.
沙枕袋可以有效防止水流冲刷河床底部,是稳定河床及岸坡、防止冲刷的主要加固措施。结合长江中游荆江段航道整治工程施工,介绍了抛沙枕进行护底补坡的施工工艺流程、施工要点,重点介绍沙枕袋在长江水流影响下的抛投质量控制措施及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37.
对于港外锚地与周边设施、碍航物的相对安全距离,目前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文中介绍了我国关于锚地宏观选址的相关要求,深入研究了锚泊船走锚特征,包括走锚过程、漂移方向和走锚速度等方面,提出了确定锚地与周边设施(或碍航物)相对安全距离的计算方法,对港外锚地选址及保护锚地资源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8.
基于特征的全船焊接工时聚类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以某型船全船焊接信息为样本,首先验证了数据样本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再以距离作为度量标准,对焊接信息进行基于不同距离测量方法的聚类分析,并重点对比平方欧氏距离和夹角余弦距离的聚类树形图,得出全船焊接信息合理的聚类数目;最后对每个类进行物理信息的解释,得到完整实用的基于特征的全船焊接工时估算标准,为新型船经济性论证及方案选型提供快捷、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9.
支援干扰是火控雷达面临的主要干扰战术样式。分析了三种不同类型支援干扰的特点,根据火控雷达配属于防空火力系统,必须满足火力系统对空射击的需要,在计算火控雷达自卫距离基础上,建立了支援干扰下火控雷达反干扰能力评估模型。在想定作战背景下,应用评估模型对火控雷达抗支援干扰的能力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评估模型考虑了采取固定多点跳频、随机数字编码跳频和脉冲压缩等技术措施后对火控雷达反干扰能力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0.
Over the past decades there has been a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 in the modeling of car-following (CF) behavior as a result of research undertaken by both traffic engineers and traffic psychologists. While traffic engineers seek to understand the behavior of a traffic stream, traffic psychologists seek to describe the human abilities and errors involved in the driving process. This paper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se two research streams.It is necessary to consider human-factors in CF modeling for a more realistic representation of CF behavior in complex driving situations (for example, in traffic breakdowns, crash-prone situations, and adverse weather conditions) to improve traffic safety and to better understand widely-reported puzzling traffic flow phenomena, such as capacity drop, stop-and-go oscillations, and traffic hysteresis. While there are some excellent reviews of CF models available in the literature, none of these specifically focuses on the human factors in these models.This paper addresses this gap by reviewing the available literature with a specific focus on the latest advances in car-following models from both the engineering and human behavior points of view. In so doing, it analyses the benefits and limitations of various models and highlights future research needs in the ar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