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16篇
综合类   23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沥青胶浆的感温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两种我国常用重交通石油沥青、三种粉胶比的沥青胶浆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探讨沥青胶浆的感温性.  相似文献   
12.
房士伟 《中外公路》2019,39(5):261-266
为准确检测SBS改性剂的掺量,保证SBS改性沥青的性能,通过163、168、173、178、183℃的TFOT试验,研究改性剂掺量分别为1%、2%、3%、4%、5%的SBS改性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5℃延度、135℃运动黏度、弹性恢复随老化温度的变化规律,得出不同改性剂掺量的SBS改性沥青的延度随老化温度变化规律一致,因此采用5℃延度-老化温度曲线检测SBS改性剂掺量。结果表明:利用5℃延度-老化温度曲线检测SBS改性剂掺量的方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大新高速公路为例对非荷载型裂缝的成因和机理进行了分析,从材料设计角度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沥青低温性能指标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总结,分析了低温延度指标在我国应用的合理性。并讨论了其他低温指标的特点及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了再生沥青三大指标与四组分之间的关系,并与国内外常用的经验公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再生沥青化学组成与性能影响研究中引入灰色关联理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室内试验,测定了辽河90#基质沥青经不同掺量SBR改性后基本技术指标的变化情况,以此研究SBR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和SBR改性剂的最佳掺量.试验结果表明基质沥青经SBR改性后低温性能得到大幅度改善,高温性能也得到一定改善,但效果不是很明显;综合各方面因素,SBR改性剂的最佳掺量确定为4%.  相似文献   
17.
采用红外快速检测技术在国道242项目上对到场沥青进行宏观性能预测,试验结果表明,当进行软化点预测时,应先采用S-G导数对沥青样品的红外光谱进行预处理,然后采用留一法建立模型样品库,对于入库样品采用主成分分析—PLS方法建立软化点预测模型;当进行针入度和延度预测时,不进行预处理,直接采用留一法建库、主成分分析—PLS方法建模。对于国道242线工程现场单一来源样品,10个样品即可建模,软化点预测结果全部满足要求,针入度和延度仅有一个预测结果不满足要求。该技术在国道242线上的成功应用,缩短了沥青到场入库时间,减少人为干扰,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大量室内试验,评价了微表处用改性乳化沥青延度、针入度及弹性恢复等中低温指标与路用性能关系。结果表明,乳化剂对延度质量影响较小,温度变化、改性剂种类和乳化剂种类对改性乳化沥青延度值的影响远小于基质沥青本身延展性对改性乳化沥青延度值的影响;5℃延度与弯曲变形量的相关系数均大于7℃延度与弯曲变形量的相关系数,低温延度试验温度采用5℃更适宜;弹性恢复随着改性剂剂量的增加而增大,而针入度随着改性剂剂量的增加而不断下降,但同一改性剂对改善不同基质沥青的弹性恢复与针入度均有所不同;针入度和弹性恢复不仅分别与宽度变形率都存在单因素很好的线性相关性,而且针入度和弹性恢复双因素与宽度变形率之间也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9.
改性沥青物理性质对混合料抗车辙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试验研究改性沥青的初始软化点、加热损失值和延度对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的影响,为路面改性沥青的选择提供一定依据,以提高路面的抗车辙能力,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橡胶粉在沥青中的作用机理,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橡胶粉掺量对沥青软化点、针入度和低温延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软化点和延度都随橡胶粉掺量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当橡胶粉掺量为15%时,软化点和延度都达到最大值,表明此时橡胶沥青的高低温性能最好;针入度随橡胶粉掺量的增大逐渐降低,但与基质沥青的针入度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