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1篇
  免费   50篇
公路运输   732篇
综合类   451篇
水路运输   113篇
铁路运输   491篇
综合运输   6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主要研究了水泥用量、胶凝材料类型、引气量、砂率等因素对混凝土干缩变形的影响。混凝土试件尺寸采用100 mm×100 mm×515mm,试验在控温控湿箱内进行,通过控温控湿箱的自动调节功能,设定目标温度和湿度过程,湿度按要求自动调节,利用千分表观察试件干湿变形值。湿度变化过程如下:从当前湿度用30 min升到相对湿度99%,恒定180 min,读取初值;用30 min降低湿度到10%,恒定180 min,读取终值;再用30 min升高湿度到99%,恒定180 min,读取初值,如此进行3个循环。试验结果表明:随水泥用量的增加,混凝土早期干缩变形增大;单掺硅灰的混凝土早期干湿变形大,单掺粉煤灰和混掺硅灰与粉煤灰的混凝土差别不大;3 d龄期的混凝土含气量越大,干湿变形也越大;28 d龄期以后,在含气量小于6.8%的情况下,干湿变形随含气量的增加而减小,而当含气量达到10%,干湿变形又呈现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62.
针对目前水泥碎石基层的应用现状,分析了水泥碎石基层沥青路面产生反射裂缝的成因,并结合强度、干温缩变形性能提出了综合抗裂指数的抗裂评价指标。结合某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实际,采用综合抗裂指数对水泥碎石基层设计级配进行了评价,并据此对该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结论表明采用综合抗裂指数评价水泥碎石基层的抗裂性能是一种很关键的指标。  相似文献   
63.
国外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与性能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左锋  叶奋 《中外公路》2007,27(6):164-168
温拌沥青的概念是最近10年来在欧洲发展起来的,德国、挪威、法国都对其进行了研究。在美国,NCAT以及其他一些机构也对其进行了研究。温拌沥青混合料是一种绿色、节能、环保的路面新材料,它的生产施工温度介于热拌沥青混合料和冷拌沥青混合料之间。其力学性能和路用性能不亚于传统的热拌沥青混合料,但生产施工温度可以降低30~50℃。该文通过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对比,介绍了欧洲使用的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及对它的性能评价,并介绍了温拌沥青混合料的优缺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4.
通过试验与分析,得出多孔砼有效空隙率、全空隙率以及渗透系数与空隙率的关系,多孔砼强度随龄期发展的规律,弯拉强度、劈裂强度与抗压强度的相关关系,抗压强度与空隙率的关系以及两种形式下的双对数疲劳方程;提出多孔砼弯拉弹性模量与弯拉强度以及抗压弹性模量与轴心抗压强度的关系;通过温度收缩和干燥收缩试验,得出多孔砼的温缩和干缩系数.  相似文献   
65.
考虑收缩因素的水泥稳定碎石级配组成设计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根据当前国内高等级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使用情况,针对苏南地区高温多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湿度变化时易产生干缩裂缝这一缺陷,在集料、各种水泥基本性能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强度和干缩试验,对考虑干缩因素影响的水泥稳定碎石级配组成进行研究,提出了改善收缩性能、减少干缩量并能提供工程使用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级配组成设计方案,对改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6.
从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磨性能以及干缩等方面,研究了复合超细粉煤灰(CUFA)掺量对道路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其影响机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掺入质量分数为15 %~35 %的CUFA,可以有效改善再生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同时保证其力学性能相同或稍有改善;掺CUFA再生混凝土的具有良好的路面耐磨性,干缩显著减小,运营1 a来,再生混凝土路面综合性能优良,未见有开裂现象.这为CUFA再生混凝土应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中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67.
膨胀土胀缩等级评定对于膨胀土工程至关重要.应用MATLAB工具箱中模糊决策系统对膨胀土胀缩等级进行判断,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8.
介绍孔隙水压力在三轴试验中的变化和影响孔隙水压力的众多因素,以及三轴试验成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9.
谭鹰 《中外公路》2002,22(2):68-70
文中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二灰碎石半刚性基层材料组成对干缩变形的影响,其结果对二灰碎石基层材料的组成设计和施工、如何减少干缩裂缝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0.
二灰碎石基层材料混缩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彬 《中外公路》2002,22(2):70-72
通过温缩试验对二灰碎石基层材料的温缩性能进行研究,介绍了试验实施方案,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有关重要结论。对于二灰碎石基层材料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