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42篇
综合类   146篇
水路运输   39篇
铁路运输   46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肝硬化血小板减少与血清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浓度及HBV-DNA载量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26例血小板减少的慢性乙肝肝硬化肝功能代偿期患者、73例血小板减少的慢性乙肝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患者、26例血小板正常的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及25例健康对照的血小板参数;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TPO浓度;荧光定量PCR法测定99例血小板减少的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的HBV-DNA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血小板减少的慢性乙肝肝硬化肝功能代偿期组及慢性乙肝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组的血小板显著降低(P<0.01),血小板减少的慢性乙肝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组的血清TPO浓度显著升高(P<0.05),而血小板减少的慢性乙肝肝硬化肝功能代偿期组与血小板正常的慢性乙肝肝硬化组及健康对照组的血清TPO浓度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小板减少的慢性乙肝肝硬化肝功能代偿期组、失代偿期组的血清TPO浓度与外周血小板计数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与HBV-DNA水平小于103IU/mL的血小板减少的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组比较,HBV-DNA水平在103~106IU/mL及HBV-DNA水平大于106IU/mL的血小板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血小板减少可以作为评价慢性乙肝肝硬化的指标,但不能区别肝硬化肝功能处于代偿期还是失代偿期。慢性乙肝肝硬化血小板减少是多因素影响的,血清TPO水平在慢性乙肝肝硬化中增高,其对血小板减少的影响不大,而乙肝病毒载量高低对血小板减少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2.
<正>肯尼亚是非洲一个典型的国家,这里充满了战争、暴力和疾病。即便如此,像肯尼亚这样的非洲国家经济增长速度逐渐加快,各行各业的发展如箭在弦,经济形势的乐观抵消了其他消极的因素。由于埃博拉病毒正在肆虐非  相似文献   
83.
84.
路由器互联端口运用安全策略,有效拦截病毒的传播 在网关路由器、三层交换机上实行ARPA绑定,瓦解ARP病毒的攻击,实用效果良好。在计费UNIX主机上编写的程序,查出实时采集丢失的原始话单,保证原始话单无损到达计费系统,带来的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5.
目的 选择理想的非特异性抗原封闭方法以适应基于免疫渗滤法的蛋白芯片制备.方法 以杆状病毒-昆虫表达系统制备的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L1蛋白抗原为例,采用脱脂奶粉、小牛血清、牛血清白蛋白及不同组合等5种方法对非特异性抗原进行封闭,检测其在免疫渗滤实验中对消除非特异性染色的效果,寻找最佳封闭非特异性染色的方法.结果 经过多次重复试验,并以PBS代替血清作空白试验,结果显示,目前常用的先固相然后封闭的几种方法,其封闭效果的稳定性和重复性不佳,且空白对照易出现假阳性;同时发现使用脱脂奶粉做封闭剂封闭后,由于奶粉颗粒易堵塞NC膜的孔径,影响NC膜的渗滤速度;使用小牛血清做封闭剂封闭后,由于NC膜对小牛血清的吸附而产生背景,影响结果判读;而采用20g/L BSA先封闭后固相的方法,在实验中得到满意的结果.结论 先封闭后固相的方法,在免疫渗滤实验中对非特异性抗原封闭的效果理想、结果稳定、重复性好,为一种理想的新的封闭方法.  相似文献   
86.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54份子宫颈癌活检标本中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E7转化基因的存在情况,结果显示阳性率为72.2%(39/54)。HPV-16E7转化基因在人子宫颈癌组织中的高检出率,证实该转化基因与其发生关系密切。本研究同时证明,PCR方法具有敏感、特异、快速和实用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7.
目的 为了研究人神经生长因子 (hNGF)基因导入急性脊髓损伤 (SCI)模型的治疗作用 ,构建并产生重组腺伴随病毒 (AAV)载体。方法 将hNGF外源性核酸片段插入AAV shuffer质粒 pSSHG Neo的KpnⅠ BamHⅠ位点构建AAV。用腺病毒辅助质粒 pFG14 0代替野生型腺病毒 ,包装质粒 pAAV/Ad及已构建的pSSHG Neo三质粒磷酸钙共沉淀法在肾胚胎 2 93细胞系中同源重组包装rAAV。使用地高辛标记的斑点杂交方法测定重组病毒滴度。结果 成功构建了重组病毒质粒pSSHG/hNGF ,经蔗糖梯度离心法获得rAAV组分 ,梯度稀释测得滴度为 1.4 6× 10 12 PFU·mL-1。结论 成功地制备了人神经生长因子重组腺伴随病毒 (rAAV/hNGF)载体 ,为SCI基因治疗实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8.
89.
探讨潜在型克山病患者柯萨奇 B组病毒 ( Coxsackie virus B,CVB)感染情况和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 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 ( ELISA)对陕西省黄陵县克山病病区潜在型克山病患者 CVB1~ 6Ig M,CVB1~ 6Ig G以及红细胞免疫功能进行检测。结果  1潜在型克山病组血清 CVB1~ 6Ig M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病区健康对照组 ,但明显低于病毒性心肌炎组。2潜在型克山病组血清 CVB1~ 6Ig G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病区健康对照组 ,但与病毒性心肌炎组无明显差异。 3潜在型克山病组红细胞 C3 b R花环率明显低于非病区健康对照组 ,血清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率则明显升高 ,而血清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率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潜在型克山病患者有 CVB感染存在及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90.
本文针对目前校园网中地址解析协议(ARP)病毒的频繁发作.分析了ARP安全漏洞及病毒攻击原理:利用数据链路层地址解析协议(ARP)可以实施“中间人”攻击、MAC/CAM攻击、DHCP攻击、地址欺骗等攻击的形式,因为ARP协议具有实现IP地址到网络接口硬件地址(MAC)的映射功能,所以利用此特性在数据链路层发动的攻击具有很强的隐蔽性。针对ARP攻击的方式,提出了一种防范算法,以先发送请求和验证发送端地址方法,有效防范ARP攻击,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