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14篇
公路运输   147篇
综合类   153篇
水路运输   71篇
铁路运输   40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41.
通过采用有限元法求解船舶下水过程中的墩木反力变化过程,进而得出浮船坞压载水调节方案。为了进一步检验该模型的可靠性,根据计算模型编写计算程序对50000吨级散货船的水平纵向浮船坞下水过程进行计算模拟,实际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满足船舶水平纵向浮船坞下水受力分析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42.
船舶造修过程中的预处理及涂装工艺,会产生并排放大量的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通过对国内相关船舶造修企业的走访和调查,梳理了船舶造修过程中产生VOCs的工艺环节,近年来因VOCs排放超标受到环保职能部门处罚的案例,以及当前企业的涂料用量和VOCs的排放现状。同时,汇总了船舶造修企业常见的VOCs净化处理技术及其适用的情况,并介绍了实际进行VOCs治理的案例。对比国内外先进船舶建造行业,并基于我国船舶造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VOCs法规的排放要求,提出若干工艺优化的建议和举措,旨在减少排放且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43.
详细探讨了直接反应法制备异丙醇铝过程中单质碘对铝与异丙醇反应的催化机理,得出碘的催化作用在于:碘首先与铝反应生成AlI3,然后AlI3醇解生成异丙醇铝和HI,同时HI与铝反应又生成AlI3和H2.另外对铝与异丙醇的反应中碘的最佳用量以及铝-醇的最佳比例给出了明确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44.
西安汉族人群HLA-DQA1基因座遗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西安汉族群体HLA DQA1基因座的基因及基因型分布 ,获得西安汉族群体HLA DQA1群体遗传学数据。方法 采用PERKIN ELMER公司生产的AmpliTypePM试剂盒 ,PCR扩增HLA DQA1基因座 ,与 11个寡核苷酸探针杂交 ,对西安地区汉族 10 2名无关个体HLA DQA1基因座进行基因频率调查。结果 检出 7种等位基因、2 8种基因型 ,经 χ2 检验基因型的观察值与期望值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定律 (P >0 .5 ) ,其杂合度 (H)、个体识别率 (DP)、非父排除率 (EPP)和多态信息量 (PIC)分别为 0 .8317、0 .9393、0 .786 6和0 .82 5 0。结论 所得到的群体遗传学数据为遗传学、法医学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5.
详细探讨了直接反应法制备异丙醇铝过程中单质碘对铝与异丙醇反应的催化机理,得出碘的催化作用在于:碘首先与铝反应生成A lI3,然后A lI3醇解生成异丙醇铝和H I,同时H I与铝反应又生成A lI3和H2.另外对铝与异丙醇的反应中碘的最佳用量以及铝-醇的最佳比例给出了明确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46.
高锰酸钾去除天然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机理探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对高锰酸钾去除饮用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高锰酸钾除了传统的氧化作用外,在中性条件下生成的水合二氧化锰还有催化氧化和吸附作用,后大大提高了高锰酸钾的除污染效能。  相似文献   
47.
地铁人员疏散特征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地铁中人员疏散的特殊性,设计科学的问卷调查表,并在地铁乘客中随机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获得地铁中旅客的一般人员特征参数、人员对地铁结构和主要消防设施的熟悉程度、对火灾的第一行为反应等规律,从而为地铁火灾的性能化防火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8.
物流的转型--供应链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物流相比,供应链管理更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对供应链管理的进一步研究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49.
氮氧化物(NOX)是船舶柴油机排放废气中危害环境的主要成分。通过研究船舶废气NOX的形成机理,结合当前国际海事组织的最新公约要求,对现有船舶柴油机NOX排放控制技术的效果进行对比,探讨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在多功能水下作业支持船上加以应用的方案,总结出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在设计与实船应用中值得关注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0.
The low‐luminance monotonous environment in the middle section of highway tunnels offers few reference points and is prone to cause severe visual illusion. Thus, drivers tend to underestimate their driving speed, which can induce speeding behaviors that result in rear‐end collisions. Therefore, discovering low‐cost methods of traffic engineering that reduce this visual illusion and ensure a steady driving speed is an important challenge for current highway tunnel operations.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effects of sidewall markings in typical highway tunnels, specifically observing how their colors and temporal frequencies affect the driver's speed perception in a low‐luminance condition.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the middle section of highway tunnels was built in a driving simulator. Psychophysical tests of speed perception were carried out by the method of limits. The precision of the simulation model was then checked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to field test data. The simulation tests studied the stimulus of subjectively equal speed and reaction time in relation to sidewall markings in different colors (red–white combined, yellow–white combined, and blue–white combined). Furthermore, based on the optimal color, the effects of sidewall marking with different temporal frequencies (0.4, 0.8, 1.2, 2, 4, 8, 12, 16, and 32 Hz) on the speed perception of drivers were also analyzed. The test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color and temporal frequency of sidewall marking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driver's stimulus of subjectively equal speed and reaction time. The subjects have the highest speed overestimation and an easy speed judgment with the red–white combined sidewall marking. Within the temporal frequency range of 4.45–7.01 Hz, the subjects have a certain degree of speed overestimation (less than 20%), and the speed perception is sensitive to the temporal frequency changes. Copyright © 201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