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7篇
综合类   51篇
水路运输   5篇
铁路运输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一氧化氮与2型糖尿病及其神经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初步了解 2型糖尿病 (type 2diabetesmellitus,2 DM)患者血清一氧化氮 (nitricoxide ,NO)的变化 ,以及伴与不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iabeticperipheralneurology,DPN)患者血清NO水平的变化及其关系。方法 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 74例 2 DM患者和 15例健康人的血清NO水平 ,分析其与 2 DM相关指标及胫后神经传导速度的相关性。结果 ① 2 DM患者血清NO水平与病程显著负相关 ;②伴有DPN的 2 DM患者 ,血清NO水平较无DPN者显著降低 (P <0 .0 1) ;伴轻度DPN者与中、重度DPN者相比 ,血清NO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P =0 .15 1)。结论 ① 2 DM患者血清NO水平的变化是一个随病程变化的过程。②血清NO水平与DPN的发生密切相关 ;与DPN的发展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42.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对冠状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了解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的功能状态以及普伐他汀对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术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冠心病患者 30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有单支或二支以上≥ 70 %狭窄。随机分成普伐他汀组和非普伐他汀组 ,测定其PTCA术后即刻、5、10、15、2 0min冠状静脉窦血以及同时相外周血中内皮素 (ET)及一氧化氮 (NO)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PTCA术后即刻、5、10、15、2 0min冠状静脉窦血中ET含量较同时相外周血中高 (P <0 .0 1) ;NO含量较同时相外周血中低 (P <0 .0 1)。PTCA术后普伐他汀组冠状静脉窦血及外周血中ET含量较非普伐他汀组同时相低 (P <0 .0 1) ;NO含量较非普伐他汀组同时相高 (P <0 .0 1)。结论 PTCA术后应用普伐他汀可改善冠状动脉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43.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生化特征为高血糖症、高酮血症和酸血症同时存在,此时人的细胞外液中血糖、酮体的浓度可分别升高5和20倍,动脉血pH值可减至7.0以下。葡萄糖、酮体和氢离子的聚积是由于这些物质的产生、利用和排出率失去平衡所致。糖尿病酮症时酮体的产生和维持与此物质的代谢和激素分泌有关。本文观察14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现相对性胰岛素和儿茶酚胺类(我们测定尿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激素的过度分泌在发病机制上也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44.
采用分级刺激、直流电阻滞、Novocain阻滞等方法系统分析了大鼠后肢腓肠(皮)神经、腓肠肌神经及拟承山穴区ⅠⅡⅢ类传入纤维诱发的脊髓背根电位(DRP)。结果表明:上述皮、肌神经及穴位区ⅠⅡⅢ类纤维均可诱发负DRP;皮神经DRP主要系Ⅱ类纤维所诱发;肌神经及穴位区DRP主要系Ⅲ类纤维所诱发。本工作为突触前抑制理论与针刺镇痛原理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脂代谢异常对 2型糖尿病肾病 (DN)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测定 40例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和 40例无肾病患者血清脂蛋白及载脂蛋白 (Apo) ,空腹胰岛素、血糖及尿白蛋白排泄率 ,并观察 4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同时期血脂水平变化。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较无肾病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空腹胰岛素、血糖水平明显增高 (P <0 0 0 1 ) ,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载脂蛋白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空腹胰岛素、血糖水平呈正相关 (r分别为 0 3 72、0 3 76、0 3 61 ) ;早期糖尿病肾病组血脂高于无肾病组 ,而且随着病程迁延 ,血脂紊乱趋于明显。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脂代谢紊乱的程度明显高于无肾病患者 ,并且在肾病早期就已出现。提示宜早期监测血脂水平 ,预防和延缓DN的发展  相似文献   
46.
对 57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食管运动功能测定 ,同时进行心血管植物神经功能检查 ,并与 52例健康人对照。结果表明 ,糖尿病组的食管测压异常主要表现为食管体部运动功能失调 ,其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这些异常与患者的空腹血糖、病程、年龄、性别等无关 ;糖尿病患者的食管测压结果与心血管植物神经功能测定结果有相关性 (χ2 =14.4 7,P <0 .0 1)。结果提示食管测压对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的较早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7.
用诺和灵短期强化治疗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35例。并与诺和灵常规治疗组对照。结果表明∶经强化治疗的患者在疗程结束后血糖控制理想,内生肌酐清除率显著上升,提示强化治疗糖尿病肾病可以延缓肾功能不全的恶化过程。  相似文献   
48.
The present study presents a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animal model for evaluation of an implantable electrical stimulator we designed. The evaluation was confirmed by ethological, electrophysiological and histologic study. Twenty New Zealand rabbits were used. The left sciatic nerve was crushed with a micro-vessel clamp in all rabbits, and the stimulators were implanted in ten rabbits. The other ten rabbits were in a control group. As compared with the implantation group, 3 and 6 weeks after operation, the histology showed the typical pathologic atrophy by hematoxylin-eosin (HE), the 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MCV) was found significantly slowed and the axon of crushed nerve at distal portion exhibited breakdown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s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implantable electrical stimulator was effective and was suitable for implantation in an animal model.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PCr)预处理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2周后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D1),缺血再灌注组(D2),缺血再灌注+PCr给药组(D3);观察缺血区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计算凋亡指数(AI),测定心肌匀浆中磷酸腺苷和PCr的含量,并计算能荷值(EC)。结果与D2组相比,D3组线粒体肿胀变性的损伤较轻,AI降低,ATP、PCr含量和EC均升高(P<0.05)。结论 PCr通过维护心肌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提高心肌组织内能量物质的含量,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从而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0.
通过对大型船舶子母钟系统进行研究分析,获得船钟信号特征;基于船钟时间信号的高精度特点,提出一种采用船钟信号作为基准来同步计算机网络时间的方法;设计开发出隔离型串口转换电路、网络时间同步服务器和客户端软件,实现计算机网络时间与船钟时间的同步调整;解决了在无互联网时间同步服务器的情况下,船舶穿越不同时区时的时间自动校准和同步调整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