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2篇
  免费   80篇
公路运输   376篇
综合类   423篇
水路运输   142篇
铁路运输   251篇
综合运输   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综合分析国家及区域"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等规划基础上,预测研究年度区域各铁路客货运量、构成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各铁路项目的功能定位及其在区域路网中发挥的运输效益;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提出优化广西铁路建设项目顺序和提高运能的方案,达到提前发挥投资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52.
浅析港口工程地质勘察项目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又好又快地完成各项岩土工程勘察任务,需要考虑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满足工期与经济效益的要求。着重阐述在港口工程地质勘察中,引进项目管理的方法,从地质钻探、士工试验和室内报告编写等方面提出流程化管理的思路,为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供建议及参考。  相似文献   
53.
介绍了目前港口民营化概况,阐述了港口要素构成及特征与民营化目标模式,着重介绍了马尔可夫链的基本原理及其方法与港口民营化微观过程模拟,如何用马尔可夫链进行进口模式演进趋势预测等。  相似文献   
54.
文章从修理与改装市场、船舶建造市场、海洋工程建造市场方面分析论述了在全球经济的大环境下,国内修船市场、船舶与海洋工程建造市场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55.
为解决地质建模软件Earth Volumetric Studio(EVS)存在的地层建模方法无法对钻孔揭露地层比较复杂的情形进行层序划分,岩性建模方法无法生成连续光滑的层间界面等问题,以南宁市轨道交通3号线青秀山站至博艺路站区间段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同时具有表达复杂透镜体和清晰的地质层面能力的EVS地层-岩性建模方法。通过工程实例将该方法分别与地层建模和岩性建模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和交叉验证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地层-岩性建模方法建立的模型比单独使用地层模型和岩性模型更能反映实际的地质情况,且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模型的相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较地层建模方法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6.
利用BP、RBF神经网络自适应学习法模型,对社会消费品总额进行了预测和研究,结果表明用RBF网络自适应学习法所建立的模型经过训练后,可得到较精确的预测结果,并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57.
化马隧道涌水为高压宽张岩溶裂隙水,具水量大,压力高,涌水连续、贯通性好、补给水头稳定等特点。通过详细地质勘探、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及准确地质超前预报,掌握了涌水的特点和性质,提出了采用迂回导坑绕避结合泄水洞排水的处理方案,顺利通过了隧道涌水段。  相似文献   
58.
田德铁路小龙煤矿采空区的地质选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德铁路位于桂西南右江盆地及岩溶峰林洼地区,其中线路在CIK6+200-CIK7+000之间横穿小龙煤矿中部,由于采空区的不断下沉和地表变形,使过境公路及周围建筑物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病害,线路在小龙村地段存在横穿煤矿方案和绕行方案的比选问题。通过对小龙煤矿采空区地质状况、地表沉降及稳定性的分析与评价,推荐绕行方案(CK方案)为贯通方案。  相似文献   
59.
介绍了TSP203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并通过该系统在新且午瓦斯隧道的应用实例,说明其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具体应用情况。结合多年现场实际施工经验,着重分析了预报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客观上由于岩性和构造面本身的复杂性及TSP203系统的局限性,该系统探测与隧道轴向大角度相交的近平面状的结构面较适合,小角度或者平行结构面则不适合,探测溶洞和地下水有一定难度;主观上与操作人员的运用水平密切相关。提出了提高数据采集精度以及结合实际地质情况和其他物探方法,提高对反射体解释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60.
研究目的:随着客运专线技术标准的提高,要求更深入地研究地基变形问题,加强地质勘察工作,不断提高地质勘察水平。 研究方法:从客运专线与Ⅰ级铁路的技术标准出发,分析研究客运专线的变形要求和地质勘察的特点,论述提高地质勘察精度的必要性和采空区岩体移动角的取值,并讨论松软土的定名。 研究结果:在Ⅰ级铁路地质勘察要求的基础上,客运专线地质勘察应加深加密勘探孔,做好综合分析和沉降观测,针对采空区岩层移动角的选择提出了新认识,分析了定名松软土的不利因素。 研究结论:客运专线技术标准的提高,需要认真考虑地基土的变形问题,应充分分析区域地质条件,重视现场沉降观测。客运专线的采空区岩层移动角应选用更小的角度或者比较安全的边界角;对于土体分类不应增加松软土的定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