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8篇
  免费   124篇
公路运输   64篇
综合类   467篇
水路运输   4458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3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172篇
  2014年   287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331篇
  2011年   416篇
  2010年   319篇
  2009年   346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486篇
  2006年   425篇
  2005年   261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针对LNG应急逃离情况以及国内LNG应急锚地使用现状,总结分析国内、外LNG应急锚地布置情况;结合江苏滨海LNG码头通航条件,提出LNG应急通道及应急锚地三种布置方案,通过操船模拟试验论证比选并得出结论,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82.
在船舶电缆敷设过程中,很难借助有效的工装提高劳动效率,低空间的高强度作业存在严重的安全风险。以船舶电缆自动化敷设系统为分析对象,介绍系统组成和系统接口,采用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PID)算法计算系统行程,通过PROFINET总线完成数据传输,以人机界面(Human Machine Interface,HMI)实现系统性能要求。在风电安装平台上的实际运用表明,该系统可解决造船行业劳动力成本高和安全风险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83.
为构建客货船舶协同动态运行控制技术体系,以经典航道通过能力模型为基础,构建基于游览船运营特征(发船高峰性和航线集中度)的航道通过能力模型.根据黄浦江游览核心区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数据,对所提出的航道通过能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文航道通过能力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价研究区域的实际航道通过能力.游览船发船高峰时期与现有航线规划条件下,黄浦江游览核心区航道通过能力(76艘/h)趋近饱和状态;当过境船到达超过69艘/h时,建议海事相关部门采取“错峰”航行等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84.
针对大风浪条件下救助船操纵训练的要求,有必要开发针对救助船的操纵模拟器。相比于传统的通用船舶模拟器,救助船模拟器原型机系统中引入六自由度平台运动系统,基于UDP协议传输船舶姿态数据实现实时体感模拟功能,可以模拟船舶在大风浪条件下剧烈摇动的操船环境,提高模拟训练的真实感。此外,系统中引入救助作业模拟模块的思想,可以更好地评估、训练船员在恶劣海况下配合其他救助人员完成救助任务的能力,提高执行海上救助任务的成功率与效率。  相似文献   
85.
文中从二手船买卖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卖方的无负担保证义务的内容和买方可能面临的风险,以及在卖方违反其义务时买方的法律救济。  相似文献   
86.
基于逻辑推演理论的船舶避碰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研究船舶避碰决策的一个新方法,并把多逻辑系统作用的结构演化引入舰艇避碰决策系统,构建了船舶避碰决策系统逻辑推理的基本理论,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7.
提出了一种将超级电容与渡船相结合的构想,通过对超级电容的特性和渡船航行特点的介绍,诠释了超级电容渡船的内涵,并在这个基础上对其可行性及实用性进行了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8.
郭亮 《上海造船》2015,(1):74-78
造船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关键是加强设计计划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船舶设计计划管理主要针对项目设计计划的控制与跟踪,通过分析船舶详细设计阶段和生产设计阶段计划管理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并详细阐述了整个设计计划管理的细节及SEM系统生成的技术流程。该计划管理流程可供同类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89.
大倾角搁浅船舶扳正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研究大倾角搁浅船舶的扳正过程中,计算了难船扳正力、横倾角和吃水。根据搁浅船舶的受力特点,建立了其力学模型,分析了扳正过程中横倾角、吃水、入泥深度与海底泥土性质对船体的影响。利用GHS软件模拟搁浅船舶的扳正过程,以某搁浅液化气船舶为例,求解了其扳正过程中船体扳正力、总搁坐力、剪力、弯矩和转矩,比较了难船不同扳正方案,分析了难船的扳正方式、搁坐位置、上层建筑与储气罐对难船打捞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扳正过程中,3个方案的力学参数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最大扳正力相差较大,差值为9.1%~20.0%。搁坐力、剪力和弯矩均在横倾角为-55°~-50°时达到最大值,船体虽然在该阶段不需加载较大的扳正力,但仍应该注意船体的受力情况。在横倾角为-120°~-100°时,转矩变化非常剧烈。弯矩和转矩均出现了反向变化的现象,威胁船体结构的安全,扳正中应该谨慎处理。选择合适的扳正方案时应该综合考虑扳正力施力点的位置和扳正过程对船体与环境安全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90.
针对大型船舶电力系统的特点及其日益突出的暂态稳定性问题,开展了适用于船舶电力系统的方法研究。结合船舶电网拓扑结构自身特点,建立了适用于大扰动下暂态稳定分析的船舶柴油发电机组的动态等值模型、推进电机及其螺旋桨四象限工作特性等值模型。以船舶电网轴线为界,将系统等效成两机模型进行时域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能量函数,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船舶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混合分析法。该方法即可定量描述系统暂态稳定性及其稳定裕度,又可直观地在线监测系统各状态变量的动态过程。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新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