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篇
  免费   59篇
公路运输   118篇
综合类   232篇
水路运输   111篇
铁路运输   101篇
综合运输   4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网络技术和各种资源的发展与共享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大量的可供查阅的信息,在这种大背景下,针对高等院校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通过网络获取专业知识的能力也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合理的设计调查方案,区分不同年龄段以及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于网络的应用情况。考虑到本科教育是论文研究的重点,文中主要对本科阶段的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通过对学生上网时间以及通过网络获取专业知识的情况进行分析,得出随着专业课程的逐步接触,学生使用网络充实专业的比例逐步增加。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对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通过对交通拥堵进行反思,认为交通拥堵是充满活力的成功城市的伴生品,应从不同角度考虑拥堵问题.提出了十项有别于传统观点的提议,主要包括:机动性至关重要,交通拥堵是社会、经济活力的象征;道路扩容效果短暂,并会诱发潜在需求,但仍可带来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土地使用对出行行为的改变需要长期的努力;紧凑型发展会加剧交通拥堵;降低...  相似文献   
43.
陈燕萍  宋彦  张毅  彭科  张芩  金鑫 《城市交通》2011,(5):80-85,27
为缓解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问题、优化居民出行方式,有必要研究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协调问题.以深圳市为例,应用多元Logit模型(MNL模型),纳入城市土地利用变量与出行者的家庭、社会、经济等变量,分析其对居民工作与非工作出行方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出行起点的城市区位是影响居民出行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对于组团中心和...  相似文献   
44.
通过分析光电编码器检测法和激光测距检测法的优缺点,提出了基于对射型超声波传感器的船舶相对运动速度检测新方法.为提高该方法的检测精度,特别设计了相对时差测速方案.  相似文献   
45.
受自身利益的驱使,地方政府通过过度征地实现租金最大化,直接导致土地这一不可再生资源的快速消失。要从根本上解决农地的过度征用,必须将农地征用过程中权益各方的行为动机及其关系放在一个整体性的框架内进行研究,才能对地方政府的征地行为作出全面而深入的分析,进而为规制地方政府的过度征地提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46.
陈小利 《交通标准化》2011,(23):165-168
提出一种将基于土地利用的交通需求预测模型与交通尾气排放模型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利用交通规划软件Cube连接土地利用与交通,然后结合美国环保局的MOVES尾气排放模型研究交通尾气排放。这种方法可以从宏观上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环境的影响,也可以基于环境的变化对土地利用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7.
船岸一体化数据同步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船岸在地域上的分离,使得岸端管理人员缺乏对所属船舶使用燃油情况的有效监控.文章主要应用卫通设备INMARSAT—C,作为船岸数据传输的主要通道,使用增量数据作为船岸数据同步的主要依据。通过船岸数据同步,实现了船岸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方便了公司管理人员及时了解船舶各种燃油使用情况信息。  相似文献   
48.
为了弥补交叉口空间布局中对借道右转车道研究的不足,分析了借道右转车辆在两相邻交叉口间的运行过程,将两交叉口间距分为四部分。采用波动理论、考虑驾驶员的操作顺适性以及采用概率论方法,建立了借道右转的右转车道适宜开口位置模型、借道右转的绿化带开口长度模型和路段右转车辆的合流段长度模型,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实施借道右转的两交叉口最小间距模型。实例分析表明,所得模型符合两相邻交叉口间的交通流运行实际,对于判断两相邻交叉口是否适合于设置借道右转,以及设置借道右转时如何对各构成部分进行分析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9.
基于定量分析的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一体规划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都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成为许多城市解决交通拥堵、促进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土地利用是互馈关系,文章介绍3种定量研究方法,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轨道交通车站、线路和线网的定量一体规划,最后提出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定量一体规划以点、线、面分级考虑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0.
为明确螺旋匝道和螺旋桥处的驾驶行为模式和汽车运行特征,在涪陵长江一桥、乌江二桥、重庆融侨大道和涪陵金凯环形高架4处地点开展螺旋匝道实车试验,用车载仪器采集自然驾驶状态下的汽车连续行驶轨迹、速度以及周围行驶环境等信息。基于自然驾驶数据,研究螺旋匝道范围内的速度变化模式、幅值特性以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单车道螺旋匝道的速度变化模式多样化,双车道螺旋匝道的行驶速度在整体上维持稳定,匝道范围内的连续升坡和降坡并未导致速度出现趋势性衰减和趋势性升高;螺旋匝道并入主线时,驾驶人在合流鼻之前有明显的、共性的减速行为,这与现行设计标准中的设计假定相反;除涪陵长江一桥之外,其余3处都是下行速度低于上行速度;螺旋匝道设计速度越低,实测速度与设计速度之间的偏离越严重,并且速度幅值离散化,因此不建议使用20 km·h-1的匝道设计速度;螺旋匝道运行速度与匝道半径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