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2篇
  免费   113篇
公路运输   268篇
综合类   289篇
水路运输   347篇
铁路运输   212篇
综合运输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建设现代化都市圈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手段,轨道交通是实现都市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都市圈轨道交通体系,基于都市圈轨道交通发展现状的系统分析,明确当前都市圈轨道交通发展存在的层级不完善、供给不合理、需求不匹配、体制不顺畅等主要问题;分析都市圈发展趋势及对轨道交通的要求,结合中外研究实践及国家层面政策要求,指出中国都市圈轨道交通要重点解决好服务类型、规划布局、客流标准、成本收益、体制创新等关键问题,并从功能分工、网络融合、枢纽衔接、运营一体等方面对都市圈的轨道交通规划布局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82.
基于大都市圈空间圈层划分,比较了东京、纽约、巴黎三大都市圈的轨道快线在规模、功能、通道、枢纽等方面的差异性,指出三大都市圈具有不同的轨道交通网络布局形态。从城市空间形态和历史变迁等角度,分析职住分布、背景发展条件对轨道快线规划的影响,论述三种典型轨道交通网络布局形态的成因,总结国际大都市圈轨道快线规划的技术要点,为我国轨道快线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3.
传统冲击回波法多采用单通道检测,但土木工程结构往往尺寸较大,采用单通道检测效率较低。为了提高检测效率,本文提出了双通道冲击回波采集的方法,并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模分析了不同通道距离工况下冲击回波的响应特性,为多通道冲击回波方法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无缺陷结构,两个通道间的距离对冲击回波峰值频率位置几乎没有影响;对于有缺陷模型结构,当两通道均布置在缺陷上方时,频率峰值位置受两通道距离影响较小,当有一个通道位于缺陷上方时,该通道峰值频率表现为两个冲击回波峰值频率的叠加。  相似文献   
984.
依据成都地铁崔家店地下双层停车场的设计实例,对地下双层停车场的主要功能、总图布置、库房布置、股道设置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建议。注重环形线路列车运行特点及土地价值,创新地提出双层运用库及2+2出入场线布置,采用上下层重叠布置,分析总平面布置的难点,设两个库房以利于消防疏散,从而探索出设计新思路,提出地下双层停车场设计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985.
市域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采用基于ETCS(欧洲列车控制系统)-1平台的点式ATC(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其区间通过信号机的布置原则对行车效率具有一定的影响。以最高限速120 km/h的市域轨道交通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通过仿真计算,分析并确定了不同站间距情况下的区间通过信号机的布点原则,为工程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6.
郑东车辆段站场若干问题的设计原则及方案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何较好满足车辆段与综合基地的使用功能要求,是站场布置设计需着重考虑的因素;因地制宜,结合设施需求充分利用空间是车辆段设计的关键。车辆段与综合基地占地面积大,场坪高程及地基处理方案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依据百年一遇水位及基本地勘资料确定填方高程和地基处理方案很难达到最优方案设计,应通过相应专题研究及试验最终确定车辆段场坪高程和地基处理方案。结合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郑东车辆段站场设计布置原则及方案、场坪高程和路基处理方案的确定,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为车辆段站场布置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7.
结合北京轨道交通网络建设效果分析,对轨道交通发展模式、系统规模、建设时序、换乘站布局等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即:在发展模式上应兼顾服务水平要求和经济合理性,其中轨道交通的功能层次是交通发展模式的核心问题;改善轨道交通线网供需匹配关系需结合线网优化、运营组织方案优化、协调用地开发等手段综合治理以均衡客流分布;换乘站要始终以“交通功能”最优作为换乘站设计的根本出发点;建设时序的变化不应改变线路功能定位及服务水平,等等.旨在为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8.
广州市海珠区新型有轨电车试验段线路敷设在市区内,充电站的设置对景观影响较大,且征地困难,故充电站的设计方案除考虑常规充电站外,同时还考虑近年来在城市配网中广泛应用的预装式充电站(箱式变电站)。针对充电站平面布置,分别就2种不同充电站型式进行分析。通过对比,海珠区新型有轨电车试验段采用预装式充电站。  相似文献   
989.
轨道交通枢纽综合开发的交通衔接设施和兼容性设施的布置,直接影响枢纽的使用效率和功能的发挥.分析了轨道交通枢纽综合开发各种设施布置的类型及原则.枢纽设施布置类型可分为立体式和平铺式.对立体式布置模式的典型布置方案、优缺点及建设时序对模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在布置枢纽设施时一方面要提高枢纽的整体换乘效率,另一方面要合理...  相似文献   
990.
张学军 《铁道机车车辆》2011,31(3):37-40,52
介绍了DF7K-C型电传动调车内燃机车的技术参数、总体布置、柴油机选择、各部位的结构和特点。其各项试验结果表明,机车牵引性能满足用户要求。机车在古巴当地运用良好,此车对中国铁路产品进入中美洲市场具有示范作用,并提出了对出口机车产品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