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8篇
  免费   92篇
公路运输   307篇
综合类   749篇
水路运输   74篇
铁路运输   118篇
综合运输   30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31.
弹性需求下高速公路超限补偿费率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准确刻画超限需求弹性对补偿费率的影响,从用户和系统的角度分别对超限运输的收益和成本进行分析和建模,构造超限运输弹性需求函数,反映超限运输需求量与其运输效益之间的变化关系,将超限运输业者运输行为的选择归结为弹性需求下的用户均衡配流问题,进而利用高速公路管理者与超限运输业者之间的Stackelberg博弈关系,建立了基于弹性需求的高速公路超限补偿费率的双层规划优化模型,并设计了基于模拟退火算法求解的优化算法。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优化超限补偿费率,使之对超限运输业者进行合理补偿收费和适度惩罚,有效遏制超限运输,从而产生更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2.
为提高慢行系统规划方法对具体实践工作的指导性和操作性,研究提出基于使用者需求分析的慢行系统规划"需求引导法",用于指导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的慢行系统规划。"需求引导法"的操作过程首先通过分析山水格局和用地结构,建立慢行系统初始方案,其次对初始方案进行需求侧要素点和供给侧要素点两方面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初始方案进行多轮优化调整,从而构建宏观层面供需平衡的慢行骨架系统。中观层面根据组团功能、慢行交通集聚程度划分慢行分区,并结合路网条件供给,提出各分区的慢行发展模式。最后以厦门市为例说明"需求引导法"的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133.
In response to the trends of manufacturing revitalization and workforce shortage in the U.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how Foxconn changes accessibility to industrial employees by automobile and by transit in Southeast Wisconsin.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re is a mismatch between the Foxconn site and the areas with high accessibility to industrial employees. With a great demand for labor, Foxconn reduces employee accessibility by automobile throughout the region, while its impact on employee accessibility by transit is more localized. The results inform industrial firm locations, workforce housing development, and transportation service provisions. The analysis framework shifts the angle of accessibility research to focusing on the perspective of employers, and it can be applied to investigate future large-scale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jects.  相似文献   
134.
为研究改进后的动态罚金策略对违章停车现象的抑制作用及策略最优解,本文以驾驶员和执法者两类群体作为博弈主体,在改进的复制动态方程基础上,以社会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动态罚金最优控制模型。讨论了该模型的均衡点及其稳定性,并通过庞特里亚金极小值原理求解该模型的最优解。并对改进前、后动态罚金策略的违章抑制作用和策略成本进行数据仿真检验,仿真结果显示:改进后的动态罚金模型能够找到违章停车问题的合理演化方向,在不断降低违章概率的同时还能减少执法力度;在临界状态下,即动态罚金系数趋于稳定值、执法者保持短时间的持续执法状态,改进的动态罚金策略通过改变常用的罚款方式,即降低罚款金额实现对违章停车问题的治理(在治理违章停车的效率上,临界状态与敏感度最高状态相比,即连续执法与动态执法相比治理速度提高了1倍);改进后的动态罚金策略较改进前的违章抑制性更强、策略成本更低、执法效力更持久、所需执法力度更低,且短时间内不会出现违章停车周期复现的情景。  相似文献   
135.
现阶段有关网约车动态定价的研究主要是从司机和平台的角度出发,借助排队论、生灭过程等方法描述司机的运行状态,对市场需求的动态变化特征关注较少,同时也没有考虑乘客方的自主议价权力。本文采用动态匹配描述网约车市场中乘客与司机的匹配过程,通过构建动态匹配模型描述短时间内市场变化的影响,采用需求与供给函数描述乘客和网约车的状态,在此基础上,构建平台利润最优模型和社会福利最优模型;然后提出乘客议价影响因子并依据现有数据确定其在市场运行不同时段的函数,将影响因子引入已建立的模型得到修正后的动态匹配模型和定价模型;最后设置算例验证模型可行性,探讨价格变化对市场的作用,分析乘客议价对动态匹配网约车市场的影响。算例结果表明,随着价格变化因子倍数的增加,社会福利、平台利润和匹配量先增后减,在倍数为2.0时,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倍数为1.3时匹配量达到最大。对比分析发现,乘客议价将推动市场向供求平衡移动,同时增加网约车市场高峰时段的平台利润和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36.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技术已相对成熟,指导了我国超大、特大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在100万至500万的大城市已成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大城市在空间、人口、经济、交通出行特征等方面与超大、特大城市存在较大的差异,使得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技术对大城市的适用性存在一定的局限。通过分析大城市与城市轨道交通的互动关系,提出大城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需求。基于现有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编制技术流程,结合大城市的需求,从前提研究、方案研究、实施规划三个层面,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中服务范围分析、线网规模确定、近期建设方案制定等技术内容提出优化建议,以适应大城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编制需求。  相似文献   
137.
针对自然灾害及重大社会公共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的配送问题,本文以公路运输为研究场景,将配送时间最短、加权时间攀比值最小和使用车辆数最少为多维目标,在引入需求可拆分这一限制条件的基础上,构建“效率-公平-运力”多维权衡的需求可拆分应急物资配送模型。针对该问题设计改进的蚁群算法求解模型。从选择拆分点、信息素更新和引入变邻域搜索算子这3个方面改进了算法,并实现当解持续不变时,初始化信息素,以增加随机性。结果表明,与传统求解算法相比,改进算法的稳定性更高(平均偏差率降低7.00%),寻优性更好(优化率提高7.41%)。 通过分析考虑三目标、双目标和决策者具有明显偏好的多重场景下的求解结果得知:效率、公平、 运力这3个子目标相互悖反,增加运力投入可以显著提高配送方案的效率与公平;当运力不变时,效率与公平之间近似呈同比例反比关系。研究结论可为救灾目标不确定条件下多因素考量的应急物资配送决策生成与优化问题提供方法改进与可量化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38.
The rapid expansion of many Chinese cities has put increasing pressure on existing urba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Using Baidu users’ location data, this research analyzes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the transit systems and commuter flows in Wuhan Metropolitan Area, China, and identifies transit deserts affecting low-income commut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first, most transit demand are generated by trips between neighboring communities, while large transit supply tends to occur between distant communities in the region. Second, about 11.21% of low-income commuters are affected by transit deserts in Wuhan Metropolitan Area. In detail, 61.30% of them commute within the city centers and 36.06% of them commute within the suburbs. Only about 2.64% of them actually travel between city centers and suburbs. Third, for low-income suburban commuters, transit deserts occur when they are surrounded by low-density transit infrastructure and low-frequency transit services, which makes it very difficult for them to connect to rest of the region. However, for low-income commuters residing in the city centers, transit deserts are mainly caused by the large numbers of transit-dependent people competing for limited transit supply in the areas. This research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it systems and commuting demand in a major Chinese metropolitan area. The findings could help guide future transit system planning in China and beyond.  相似文献   
139.
针对城市公共交通场站用地紧张和居民公交出行不便等问题,文中根据部分城市公共交通配套标准经验,并以土地利用和交通需求等相关理论为基础,构建建设项目公共交通设施配套规模的计算方法。方法根据建设项目的规模,推算项目需要的公共交通设施配套规模,最后以中山市城区的相关交通参数为例,代入模型进行计算,得出中山市公共交通设施配套标准。  相似文献   
140.
为充分利用混合停车场的停车和充电资源,本文依据出行者需求的差异性设置匹配优先级,在此基础上以共享平台接受并出租车位的收益扣除拒绝请求的惩罚成本的总收益最大化为目标,以充电量不超过停车场负荷为约束条件,建立考虑匹配优先级的共享混合停车位租用与分 配(MPRA)模型。基于匹配优先级原则和模型特征改进蚁群算法,设置分块冲突矩阵,根据分块冲突矩阵设计蚂蚁信息素更新策略和路径选择策略并进行求解。最后算例证实了考虑匹配优先级的必要性,并分析了问题规模对MPRA分配方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充电需求匹配率方面,MPRA方案高于利润最大化方案,平均提升率为28.96%,这一优势与出行者数量或车位数量成反比,且利润提升率随着问题规模的增加而增加;车位数量有限时,MPRA方案相较于先到先停方案可以极大化提升车位利用率和充电需求匹配率,平均提升率分别为17.87%和113.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