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8篇
  免费   393篇
公路运输   839篇
综合类   1838篇
水路运输   805篇
铁路运输   1714篇
综合运输   58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96篇
  2015年   257篇
  2014年   451篇
  2013年   460篇
  2012年   418篇
  2011年   485篇
  2010年   418篇
  2009年   343篇
  2008年   342篇
  2007年   443篇
  2006年   352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Driven by concerns of climate change, governments across the world are introducing a number of policies to accelerate the uptake of low carbon vehicles (LCVs), with a specific focus on electric motors. However, there is uncertainty in the effectiveness of such policies and technology pathways, which are inherently interlinked.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e short-term situation to 2020 and focuses on the concern that these policies may bring about some disproportionate impacts in society due to changes in mobility. An ethical framework is established that seeks to balance obligations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and rights to car ownership, then selected policies are modelled within this framework to assess acceptability of implementation. Although these policies are successful in introducing LCVs and reducing GHG emissions, findings also indicate uneven cost burdens and reduced affordability of car ownership. Following this, recommendations for policy amendments and model improvements are made.  相似文献   
992.
This paper sets out the rationale and structure of a tool for assisting policy-makers and practitioners to understand behavioural challenges and open up thinking on the design of effective ‘behaviour change’ interventions. The ‘Four Dimensions of Behaviour’ (4DB) framework is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earch in a range of policy domains including transport and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ur more generally. The 4DB framework characterises multifaceted behaviours along dimensions of actor, domain, durability and scope. Its application in workshop or structured settings opens up diverse and non-exclusive discussion on designing interventions to match salient behavioural characteristics. The use of the 4DB framework in the transport domain is demonstrated for travel behaviours of interest to policy-makers using examples of buying plug-in vehicles (PiVs), commuting by bicycle, eco-driving and making business trips by train.  相似文献   
993.
研究突发事件导致列车晚点情况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调整问题.从乘客角度出发,提出了“首站控制”和“多站协调控制”两类列车运行调整策略.考虑列车能力约束和列车区间运行时间、追踪间隔时间等运行条件约束,以受突发事件影响的全部乘客等待时间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基于两类调整策略的列车运行调整模型,采用Lingo软件进行求解.以某简化线路为算例,与不采取控制策略相比,两类策略下乘客等待时间均节省约9%,结果表明了模型的有效性,能够为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调整提供辅助支持.  相似文献   
994.
针对铁路客运站行车事故致因过程的动态性以及事故原因的模糊性,提出了一种Petri网图形建模同模糊控制理论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根据具体的事故产生式规则,建立了行车事故的模糊Petri网模型,进一步又将神经网络的BP算法引入到模型参数的学习中,通过给出的模糊推理算法,推理计算出事故的主要原因及可信度.最后将该方法应用到某客运站行车事故分析中,结果证明了其在事故分析中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5.
以山区客运专线钢轨磨耗量以及运营安全性作为研究对象,数值仿真作为手段,仿真计算基于Kalker线性蠕滑理论,借鉴Elkins磨耗指数模型,考虑轨道不平顺,车轮踏面与钢轨型面及弹性地基影响,使用SIMPACK软件建立动车组模型仿真,计算了蠕滑率和蠕滑力的大小,讨论了曲线半径对蠕滑率、钢轨磨耗量、减载率及脱轨系数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曲线下,两种踏面的动力学性能。随着圆曲线半径减半,LMa(高速动车组踏面)的左轨磨耗量增大了大约6倍左右。从磨耗量和安全性的角度对山区客运专线设计方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96.
通过建立包含船、护舷、码头的有限元模型,给定船舶的靠泊速度模拟了船舶靠泊的全过程,得到更符合实际情况的船舶撞击力变化曲线和码头结构的动力反应。研究发现因为叉桩扭角的影响,横向的船舶撞击力在码头较薄弱的纵向也会产生较大的纵向力,最大可达撞击力峰值的6%~8%,这是规范所不曾考虑的。通过对比5种不同的桩基布置方式的分配系数,可得出全对称布置方式优于非对称布置方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7.
结合湖南澧水青山航电枢纽布置,采用1∶100整体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弯曲分汊河流上航电枢纽的枢纽布置、航道整治和通航水流条件等关键技术。分析左、右汊水流特征,比较船闸分别布置在左、右汊各方案的通航条件;提出了比较合理的布置方案和整治方案以及弯曲分汊河道航电枢纽布置的特点,可为类似的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8.
结合项目的功能定位和特点,从多方面对散货堆场分别采用平行码头前沿线布置和垂直码头前沿线布置的两种堆场工艺布局形式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以达到提高堆取料机单机的作业覆盖范围、充分发挥堆场设备效益的目的,供类似散货堆场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999.
内河航道整治线宽度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河航道整治线宽度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认为冲积河流"河相均衡"与输沙平衡相一致的基本原理,在现有研究中,只有文献[10]才得以体现。该研究所得整治线宽度公式计算十分简便,文章将其延伸于包括水库变动回水区在内的任何年内冲淤交替的河段;此外还提出了枢纽下游冲刷性河段整治线宽度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烟台港芝罘港区北航道目前不能满足大型船舶的通航要求,需对航道进行改扩建。但是,由于航道工程具有成本高,工程量大等特点,在工程前期需对其平面布置进行科学合理的论证分析。本文以烟台港芝罘港区北航道改建工程为例,从船舶通航及工程疏浚量的角度出发,对航道的平面布置提出比选方案并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