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60篇
  免费   1115篇
公路运输   1500篇
综合类   3112篇
水路运输   345篇
铁路运输   2990篇
综合运输   328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235篇
  2021年   395篇
  2020年   373篇
  2019年   313篇
  2018年   218篇
  2017年   384篇
  2016年   385篇
  2015年   437篇
  2014年   532篇
  2013年   525篇
  2012年   615篇
  2011年   699篇
  2010年   476篇
  2009年   365篇
  2008年   393篇
  2007年   441篇
  2006年   417篇
  2005年   309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总结分析2023年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环行线完成的最高时速220km/h条件下,市域快轨梯形轨枕无砟轨道相对于普通有砟轨道的安全性、平稳性及减振效果等测试方案及测试结果。测试列车为8辆编组CRH380AJ综合检测车,测试指标包括: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轮轴横向力等安全性及稳定性指标,钢轨及轨枕垂、横向动态位移等变形指标,钢轨垂、横向振动加速度等振动特性指标,以及距线路中心线3.5 m处路基表面的减振效果等。测试结果表明:市域快轨梯形轨枕无砟轨道的各项指标均低于相关规范标准限值,且与有砟轨道相近,表明市域快轨梯形轨枕在安全性、稳定性及钢轨振动特性方面可满足220 km/h速度级应用要求;市域快轨梯形轨枕无砟轨道相对于普通有砟轨道的减振效果按不同计权方式分别为3.3~5.1 dB、4.4~6.8 dB。本次测试成果可为市域快轨及城际铁路轨道减振技术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92.
火灾是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影响最为严重的事故之一,科学合理的安全疏散方案是突发火灾时确保乘客出行安全的重要保障。然而,目前地铁车站火灾疏散方案中的疏散路线难以根据火场情况动态调整。针对地铁车站疏散路径固定单一的弊端,基于地铁车站内的监控系统,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识别人员分布信息和火灾发生位置,建立空间拓扑模型,利用改进的蚁群算法规划出耗时最短且转弯次数较少的疏散路线,实现站内乘客更科学高效的疏散,最后通过3个场景的案例应用验证本文所提疏散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3.
为了探寻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大数据平台建设与升级改造的最优方案,本文以城轨大数据平台为研究对象,从城轨大数据平台发展历程出发,梳理城轨大数据平台发展的3个阶段,分析各阶段大数据平台所采用的技术与优缺点,重点总结当前阶段“湖仓一体”大数据技术所具备的湖仓一体、流批一体、OLTP+OLAP、多重负载等优点,研究了基于该技术的大数据平台架构升级改造设计要点,并将该技术在北京地铁数据中心的大数据平台升级改造中进行应用验证。结果表明:“湖仓一体”大数据平台技术兼具数据湖的低成本、数据仓库的高性能等优点,解决了原大数据平台在性能、容量与多用途支持上的不足,为城轨行业大数据平台建设与升级改造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994.
区域运输通道内客运方式分担率模型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鉴于Wardrop原理假设通道内的旅客对各种运输方式的实际出行费用能够完全准确估计的不足,利用不确定规划理论,结合不同出行距离、不同收入水平的旅客对运输方式服务属性的评价,用数学期望表示旅客出行的广义费用,提出了不确定条件下运输通道内各种运输方式旅客最优和运输系统最优客运量分担率计算模型,以及多目标客运量分担率计算模型,并设计了用于求解模型的基于随机模拟的遗传算法。客运量分担率的预测结果与实际测量值之间平均误差为8.13%,说明本模型能够有效地模拟旅客在出行时对运输方式选择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995.
基于转向的Logit交通分配算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为避免交通分配中传统的网络扩展法在处理转向延误时的缺陷,通过分析网络基本要素节点、路段和转向之间的拓扑关系,借鉴Dial算法的基本框架,设计了一个基于转向的Logit交通分配算法。该算法以源点至路段的含转向延误的最短路径长度为依据处理各条路段,正向计算转向权重,反向分配路段流量和转向流量。算法计算结果与Logit路径流量和Dial算法数据相一致,该算法可直接求解既满足Logit路径选择概率又考虑转向延误对交通分配影响的路段流量和转向流量模式,而且Dial算法是其在转向延误为零时的一个特例。  相似文献   
996.
城市快速路匝道最小间距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匝道间距是路线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对交通流有决定性的影响。根据城市快速匝道的特点,应用驾驶员行为理论,模拟了驾驶员城市快速匝道上的驾驶行为。认为匝道间距是影响城市快速路主线运行状况的关键因素。为了合理确定匝道最小间距,必须确定匝道组合模式和计算匝道加减速车道长度,并计算出车流从匝道汇入主线后,由于车流变道而形成交织车流长度。由此建立了不同匝道组合模式下的匝道最小间距模型。应用实例表明。当匝道间距不能满足最小间距时,车速降低,服务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997.
城市公交线网优化的理想决策方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为了优化城市公交线路网络,用定量分析法把城市公交线网优化的目标及约束条件用特定函数表示,在定义理想方案的基础上,以目标函数为因素指标集,以备选方案为论域集,求出各个备选方案到理想方案的二维距离,按距离大小对方案排序,得到城市公交线网优化的最佳方案。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公交线网利用率增大,可达性良好,优化结果符合实际,该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8.
对宁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初、近期采用4辆编组与6辆编组方案,从配属车辆、行车间隔、牵引能耗、满载率与拥挤度、资源共享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比选.研究表明,初、近期高峰高断面客流分别为1.18万人次/h、1.89万人次/h,在初、近期客流比远期客流较小的情况下,同等运营服务水平下4辆编组的运输效率要优于6辆编组,同等购...  相似文献   
999.
基于北京市自行车交通的发展现状,从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思想观念及公共自行车发展 等方面,开展了北京自行车出行意愿的抽样调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目前北 京自行车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北京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从政策支持、发展规划、路权保 障、强化管理、公众参与、公共自行车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自行车交通发展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 明,定位不明确、规划不合理、设施不完善、环境污染重等已成为北京自行车交通发展的重要障 碍,未来应围绕“打造绿色出行之都”这一核心,结合北京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进程,在规划层 面明确发展目标,建立多部门之间的联合管理机制,完善相关标准,出台鼓励自行车出行的发展 政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安全管理,改善出行环境,加大绿色出行的宣传教育,促进绿色 消费,提升自行车交通在城市交通系统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000.
随着水环境规划发展和深化,建立中小型河流水质模型已提上日程。首先论述中小型河流特点,并就其特点提出相应对策,最后以浦东运河为例介绍建立中小型河流水质模型的具体步骤,应用结果表明,以此方法为基础建立水质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