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篇
  免费   21篇
公路运输   164篇
综合类   99篇
水路运输   75篇
铁路运输   77篇
综合运输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基于内嵌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的光纤光栅.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复合筋(GFRP—OFBG筋),研究了GFRP-OFBG筋自身的应变和温度传感特性,研究结果表明,GFRP—OFBG智能筋具有优异的线性传感性能,筋中光栅测量的应变极限达12000με以上,波长变化达14nm;对于用GFRP-OFBG筋替换普通钢绞线的中丝而得到的GFRP-OFBG智能钢绞线,进行了应变传感、温度敏感和钒绞线松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GFRP—OFBG智能钢绞线具有优异的线性传感性能和较低的应力松弛率,并可实现钢绞线受载全过程监测,绞线中光栅测量应变极限为11568.2με,光栅波长变化为15.966nm;对直接增加GFRP—OFBG筋制成的光纤光栅平行钢丝智能索和直接增加GFRP-OFBG智能钢绞线得到的光纤光栅平行钢绞线智能索,进行荷载传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智能索的感知线性度和重复性都比较好,并可监测70%以上公称破断索力。智能索工程应用案例表明,GFRP—OFBG筋智能拉索在实际工程中很容易得到车辆荷载下的响应曲线。  相似文献   
72.
为研究轮对安装误差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建立了具有轮对安装误差的车辆动力学模型.以某高速车辆在直线上运行为例,用此模型分析各种安装误差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轮轴平行度误差对行车安全性影响较大,应严格控制;对角线误差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3.
语料库语言学与语言学习的结合已有时日,但如何利用平行语料库进行翻译研究才刚刚开始.尤其对于汉英翻译来说,汉英平行语料库对汉英词汇对等系统的建立提供很大的帮助.在自建汉英平行语料库的基础上,本文通过提取汉语的高频动词"提高",从而发现和总结其在不同文本中的英语翻译规律.旨在为今后翻译与之相关的句子时提供真实、可靠的译例,同时也表明平行语料库在翻译当中有广阔的使用前景和潜在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74.
昌九高铁为时速350 km的高速铁路,其南昌扬子洲跨赣江中支主桥根据通航、防洪要求跨度采用(78+134+152+134+78) m,该桥为国内首座高速铁路公铁混层合建的大跨径平行弦连续钢桁梁桥,同时该主梁为首座采用带双层挑臂的钢桁梁断面。为掌握该类型桥梁的关键技术及总结该类型桥的设计经验,开展系列研究,运用数值分析的方法,进行结构静动力分析及车桥耦合分析。结果表明:(1)带双层挑臂的钢桁梁断面具有剪力滞效应小、结构整体性强、跨越能力大、腹杆及横梁受力小、行车视野好及造价经济等优点,带双层挑臂的钢桁梁断面为公铁合建桥的适宜断面形式;(2)带双层挑臂的钢桁梁桥,墩顶处上层桥面系、跨中处上层桥面系及跨中处下层桥面系,其轴力主要由桥面板承担,分别占比为61.4%、68.7%及60.0%,墩顶处下层桥面系轴力主要由下弦杆承担,占比为72.5%;(3)带双层挑臂的钢桁梁剪力滞系数为墩顶上桥面(1.49)>跨中下桥面(1.38)>跨中上桥面(1.13);(4)带双层挑臂的平行弦连续钢桁梁桥能满足时速350 km公铁合建桥的行车运行要求,结构静动力性能良好,适用跨径能达150 m及以上。  相似文献   
75.
为解决平行流交叉口行人与机动车冲突问题,考虑行人与机动车在冲突点为寻找间隙穿越的交替穿插的抢行博弈过程,重新设计行人过街信号相位方案,提出人车搭接相位行人过街模式;考虑行人专用相位过街模式,给出两种行人过街模式的信号控制策略;构建优化模型,并对模型等价变换,降低计算复杂度.结果显示:常规交叉口处于高饱和状态时,两种行人过街模式下平行流交叉口分别降低了73.8%、50.3%的车均延误,故人车搭接相位过街模式效益更优;人车搭接相位过街模式与不考虑行人过街模式相比,交叉口车均延误仅增加 0.6~3.8 s⋅ pcu-1 .研究成果可为平行流交叉口行人信号配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6.
Nowadays,there are many studies conducted in the field of marine hydrodynamics which focus on two vessels traveling and floating in sufficiently close proximity to experience significant interactions.The hydrodynamic behavior of parallel moving ships in waves is an interesting and important topic of late.A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has been carried out for the prediction of wave exciting forces and motion responses of parallel moving ships in regular waves.The numerical solution was based on 3D distribution technique and using the linear wave theory to determine the exciting forces and ship's motion.The speed effects have been considered in the Green function for more realistic results.The numerical computations of wave exciting forces and motion responses were carried out for a Mariner and Series 60 for the purpose of discovering different Froude numbers and different separation distances in head sea conditions.Based on the numerical computations,it was revealed that the sway,roll and yaw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due to hydrodynamic interaction.  相似文献   
77.
针对研制的点阵式霍尔电流传感器工程应用中的抗干扰能力及安装要求问题,基于点阵式霍尔电流传感器模型和应用环境,建立平行导线磁场对霍尔电流传感器测量准确度影响的计算模型,提出该情况下传感器测量准确度的计算方法,发现传感器测量准确度与点阵个数、点阵半径、干扰源电缆与被测电缆的距离、干扰源电流与被测电流之比值大小有关。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都显示了算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该算法对传感器的设计及安装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8.
阐述平行跑道相关性的机理,归纳各种制约平行跑道运行容量的因素,对比单跑道容量评估方法,针对不同运行模式提出容量评估思路。从实际工作和民航局标准的角度对评价方法进行简化。并以首都机场为实例验证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79.
乌鲁木齐外环线扩容改建工程穿越雅玛里克山,新建雅玛里克山连拱隧道位于既有雅山隧道上方,新建隧道与既有隧道为平行小净距隧道.针对雅玛里克山隧道的线位布置、衬砌结构选型、施工工法、爆破振速控制等方面的设计进行介绍,可为同类型工程设计和研究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80.
平行同台换乘作为换乘距离最短的换乘形式,可以更好地为乘客服务,为了能让大家全面了解这种换乘方式,并更好地应用到城市轨道交通设计中,现以重庆轨道交通六号线大龙山和冉家坝站为例,全面研究了平行换乘车站的各种换乘形式,并从换乘功能、车站规模、工程投资及对规划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比选,剖析了各种换乘形式的优缺点,从而拓宽了平行换乘车站研究问题的思路,为平行换乘车站的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因此每个城市应根据各自的城市特点,在线网规划阶段即创造平行换乘的条件,为乘客提供最好的换乘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