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篇
  免费   41篇
公路运输   144篇
综合类   120篇
水路运输   160篇
铁路运输   70篇
综合运输   2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圆梁山隧道深埋充填粉质粘性土溶洞注浆加固技术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渝怀铁路圆梁山隧道毛坝向斜高压富水区DK354 255~ 280深埋充填粉质粘性土溶洞的注浆加固技术及其具体施工工艺过程,有效地降低了隧道工程中发生串浆的频率,能确保注浆加固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62.
大风期黄骅港外航道的骤淤估算及防淤减淤措施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罗肇森 《水运工程》2004,(10):69-73
黄骅港运用后,偏北大风引起外航道的泥沙淤积严重。根据2002年及2003年的实测数据,本文使用新近完善的风、浪、流共同作用下的输沙公式及已编制成的大风期航道回淤预报程序,进行回淤的验证和计算,计算表明:预报结果与实测比较相当符合。参考已有的文献资料,提出了用潜堤作为防淤减淤的措施。  相似文献   
63.
清水冲刷推移质输沙率变化规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分析恒定清水冲刷水槽试验资料发现,推移质输沙率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即时均稳定阶段和衰减阶段。通过机理分析,建立了该两个阶段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资料吻合良好。该式可用来估算任一河段及任一时刻推移质输沙量及冲刷剖面。  相似文献   
64.
枢纽下游河床冲刷深度估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沙量守恒原理,从宏观上建立了清水冲刷深度估算公式。公式涉及到床沙可悬百分数;推移质单宽率输沙量及其变化过程;冲刷过程中水流条件的变化;粗化层厚度及其级配等疑难问题。通过水槽试验和理论分析给出了这些问题的计算关系式,获得了冲刷深度估算方法。经试验资料检验,精度良好。  相似文献   
65.
本文提出用两相流连续方程和运动方程描述底沙推移质运动过程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考虑潮流波浪水动力条件下的两相流全沙数学模型,并用于解决台山电厂港口建设中的泥沙淤积问题,得到了实测资料的初步验证。  相似文献   
66.
冯怀平  蒋闯 《路基工程》2012,(4):170-173
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与路基土永久变形之间的相互关系,从降低路面病害角度出发,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对路基性能的要求。并通过室内动三轴试验对水泥路面路基永久变形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基于NCHRP-37A模型,建立了相应的预估方法,以确定粉质粘土路基永久变形量。  相似文献   
67.
2012年4月16日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在天津主持召开了由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和大连海事大学共同完成的"侵蚀性粉沙质海岸港口设计关键技术研究"的成果鉴定会。鉴定意见认为:该项目依托实际工程,通过现场实测、理论研究、数值模拟和物理模型试验等手段,研究废黄河三角洲侵蚀性粉沙质海岸的演变规律、建港条件、港口总平面布置及防护建筑物设计等关键技术,研究技术路线正确,成果可信。该项目主要成果在创新性方面的具体体现为:  相似文献   
68.
杜继甫  张俊锋 《水运工程》2012,(10):157-161
通过对荆江两处典型护岸工程施工的剖析,对淤泥质边坡及渗流严重的岸坡护岸工程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质量控制的对策和工艺流程建议。  相似文献   
69.
70.
李家宇  朱福 《北方交通》2020,(7):22-25,29
依托吉舒高速公路工程,通过重复加载动态回弹模量试验、承载比试验和导热性试验,研究分析了粉质黏土在不同木质素掺配比例、养生时间及冻融循环条件下的力学性质。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木质素掺量的增加,木质素改良粉质黏土的回弹模量减小;冻融循环作用下木质素改良粉质黏土的回弹模量及CBR减小幅度较小,导热系数随着木质素掺量增加而减小。木质素掺入路基土,提高了其抗冻性,降低了导热性,推荐季冻区粉质黏土路基最佳木质素掺量为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