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231篇
综合类   27篇
水路运输   50篇
铁路运输   76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51.
危害 水垢一般由灰白色的碳酸钙、硫酸钙等物质混合组成,其附着于冷却系各部件的内表面,就像给冷却系内表面上涂上了一层隔热材料,使发动机因散热条件恶化而温度过高。发动机的工作温度过高,将会产生如下危害:①缸盖、缸体等铸件可能会因局部温度过热而裂损;  相似文献   
152.
<正>VIN:WDBNG67J64A××××××。行驶里程:186520km。车型:W220底盘,配置M112 972发动机,采用功率600W无级变速电子散热风扇。故障现象:客户反映这两天发动机水温表有时指在120℃,水位报警灯也亮。 在一修理厂检查冷却液缺一点,补到上限,检查风扇可以运转,修理工看到水箱和冷凝器上特  相似文献   
153.
针对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散热问题,对电池组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建立锂离子动力电池三维模型,利用Fluent进行数值仿真。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出:电池间距的增大和减小分别使电池组的散热性能提高和降低,且其间距减小时,电池间温度差异明显;发现动力电池组入口风速升高,电池表面空气流速相对提高,电池组换热能力增强,但电池间流场的一致性变差、温差变大。  相似文献   
154.
针对汽车交流发电机整机及其部件的流体散热、温度分布计算问题,对汽车交流发电机数学模型的建立与CAE仿真分析等方面进行研究;对汽车交流发电机数学模型的简化处理、流体域划分、部件发热源功率计算、仿真参数设置与后处理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提出一种适用于汽车交流发电机整机及其部件的温度分布计算方法,利用ANSYS的workbench平台下的FLUENT软件模块进行分析,同时对物理样机也进行试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仿真分析结果与物理试验进行对比,其偏差率在5%以内,分析结果可信。该仿真思路与方法可供发电机散热结构设计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5.
<正>故障现象一辆帕萨特2.0 L轿车,搭载BFF发动机,出现空调(手动空调)不制冷的故障。故障诊断接车后首先试车。起动发动机,接通鼓风机开关和A/C开关,A/C指示灯点亮,空调出风口能吹出自然风,同时散热风扇低速运转;打开发动机室盖,发现空调压缩机电磁离合器未吸合;进一步检查得知,空调压缩机电磁离合器无供电,用跨接线直接给空调压缩机电磁离合器供电,空调压缩机电磁离合器吸合,此时空调出风口能吹出凉  相似文献   
156.
不同工况下电动汽车冷板液冷系统散热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用冷板液冷方式的电动汽车液冷系统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不同水冷板流径、进液流量和环境温度对其散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进液流量增加,液冷系统的散热性能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不论何种流径方案,都有一个最佳进液流量(单进单出为350L/h,双进双出为450L/h),使最高温升和内部最大温差都达到最小;采用双进双出流径方案时,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最高温升减小,而内部最大温差增大;与单进单出流径相比,双进双出流径液冷系统的电池模块最高温升和内部最大温差均明显降低,散热效率得到提高;在环境温度不高于35℃,采用350~450L/h的进液流量,双进双出流径方案的散热性能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7.
根据柜体的结构布置和功率模块的损耗,对安装在集装箱中的10KV/5MW的SVG散热系统进行了分析。利用ICEPAK分析软件对SVG柜体的通风散热过程进行了模拟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原散热系统方案不能满足 SVG 运行的需要。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更换风机型号和改进风道等改进措施,以满足SVG的散热要求。  相似文献   
158.
根据工业散热器热交换原理特性,建立了冷却系统功率测试平台,基于热量交换公式,设计出一套能够实际测量动车组牵引变流器冷却单元冷却功率的试验平台.研究冷却系统不同工况下的影响,进而提出了一种准确的冷却功率计算方法.将此方法应用于某动车组牵引变流器冷却单元实际功率的测量中,结果表明实际测量值能够满足车辆运行的需要,可广泛应用于动车组牵引变流冷却单元散热功率的测量.  相似文献   
159.
针对车用铝制散热器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易发生渗漏的问题,通过试验研究对铝制散热器的渗漏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散热器中缺少冷却液时,因散热管带两侧流场分布不均,造成两侧散热管带因冷热交变导致的形变量不同,由于受到上、下水室的刚性约束,形变量较大一侧的散热管带易发生疲劳开裂,造成冷却液渗漏。  相似文献   
160.
针对静音型电源车车舱内空气流动及传热的特点,建立了车舱内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仿真模型。采用稳态不可压紊流模型和标准kε模型,对车舱内柴油发电机组及两级消声器的温度分布情况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利用环境模拟试验对仿真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计算值与实测值比较吻合。计算与试验结果表明,当环境温度不高于45℃时,电源车车舱通风散热结构能满足发电机组和消声器的散热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