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13篇
综合类   19篇
水路运输   191篇
铁路运输   12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33.
邓年生 《水运工程》1997,(11):54-57
在采用新的设计方法分析潮汐河口的水沙特性的基础上,结合整理论分析和经验总结,提出潮汐河口浅滩整治的新理论及最高、最优整治水位等新概念。提出计算最高整治水位的三种方法及相应计算公式。分析了最优整治水位的确定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34.
《水道港口》2012,33(1):93-F0003
<正>《水道港口》由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主办,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主要刊载与海岸河口、内河航道、港口工程、通航建筑、波浪、防护建筑物、交通环境保护等有关的科研基础理论以及手段和方法的研究论文,报道国内外  相似文献   
35.
根据以往国内外一些主要潮汐河口深水航道的整治经验,通过马来西亚Pahang河口海域实测水文、泥沙及水深测量等现场实测资料分析,确定了Pahang河口的整治原则,即整治与疏浚相结合、采用工程措施束水攻沙及因势利导;根据整治原则,提出了Pahang河口概念性方案工程布置,即对南北河口分别进行双导堤整治,口门宽度与现有河口口门宽度一致,堤头设在波浪破碎点以外500 m,导堤采用高水堤,与现有口门沙洲高程一致,可达到防浪、防沙及束水攻沙、维持水深并保证通航的要求。  相似文献   
36.
本文对长江口崇明东滩、横沙东滩和九段沙湿地的冲淤变化进行定量描述,应用FVCOM模型建立长江口三维潮流数值计算模型,重点模拟淤积1年、5年和10年三种工况下长江口各分支航道的潮位、潮时、潮流垂向结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长江口地区随着淤积程度的逐步加强,潮位、潮时、潮流垂向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并且越往上游,受影响程度逐次减弱。  相似文献   
37.
38.
南疆港区陆域不足 ,已严重制约港口建设及功能开发。结合海河口整治及相关分析 ,提出南疆港区总体造陆规模及分期实施方案 ,并论证了泥土来源情况。  相似文献   
39.
一纸通知,西江上游的大化、龙滩、百色枢纽就必须开闸放水,理由是珠江河口地区需要引水压咸补淡。压咸需要水,发电需要水,航运需要水,生活也需要水,说珠江滋养千百万生灵实在毫不为过,因此,珠江母亲也时时不堪重负。当压咸的时候,发电企业看着心疼,发电的时候,航运等得揪心,现在亚运会需要供水,组织者则流露出隐痛。对于日益临近的亚运会,取水工程相继动工,但是有关专家却呼吁,西江水资源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丰富,目前西江可取水量已经只剩100亿立方米;枯水季节,西江几无剩余水源可用。  相似文献   
40.
调水工程船闸开通闸时机与调水时间分配具有较强的关联性。鉴于目前暂无针对船闸开通闸通过能力计算的成熟方法,文章基于船闸开通闸通航特点,考虑调水时间分配的不均匀性,采用理论分析方法推导了含调水不均匀系数的船闸开通闸通过能力计算公式。应用该方法计算了江淮运河起点工程派河口船闸开通闸通过能力。计算结果表明,综合采用调水期套闸和非调水期开通闸的运行方式,船闸设计水平年的通过能力可较单纯的套闸方式提高2倍左右,船闸运力不足问题可以通过开通闸快速过船方式得以缓解。通过与其他已有研究成果比较,该计算方法更适用于具备开通闸条件的调水工程船闸通过能力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