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93篇
综合类   46篇
水路运输   192篇
铁路运输   166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了减轻保险杠缓冲梁质量及生产成本,开发满足GB17354和RCAR法规的低成本GMT保险杠缓冲梁轻量化方案,并通过对轻量化工艺技术可行性进行讨论,提出了低成本保险杠缓冲梁轻量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2.
3 关节式连接器和牵引杆3.1 关节式连接器   关节式连接器在客车上已有多年的使用历史,主要用于20世纪30年代一些轻型流线型客车上,但很少在货车上运用。1968年为切萨皮克*俄亥俄铁路制造的活顶漏斗车,其车体间的连接采用由美国铸钢公司研制的关节式连接器,不过并没有收到此类车的订单。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使用长途拖车,这时使用单节具有足够长度的车体运载2个拖车已不再合理。虽然可以制造用于运载单节拖车的较短的普通车辆,但这种车辆不能有效利用2个四轮转向架的承载能力。1977年制造出了采用关节式连接器、6节编组的列车,每个车体都运载1个拖车。关节式连接器以切萨皮克*俄亥俄漏斗车连接器为设计原型,相邻车体共同支承在1台四轮转向架上,允许相互间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有一定转角。位于端部2节车的外端以常规方式支撑在独立的转向架上。这样,6节车体(1个车组)仅由7台转向架支承,如按普通结构则需要12台转向架。这种车每辆有10个车体,取得了很大成功。  相似文献   
53.
《船舶工程》2006,28(4):45-45
我国第一艘新型气力/机械式散装水泥船,中远集团所属广州远洋运输公司“岱江轮”首航仪式日前在福州马尾港举行。为适应世界水泥需求量不断稳步增长、我国水泥产销两旺带来的市场空间的扩大,中远集团广州远洋运输公司经过充分的前期调研,掌握了水泥船发展前景的第一手资料,并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做出将一般杂货船改造为散装水泥船的决定。5月8日交船后,在短短的70多天时间里,该轮在福州成功完成气力/机械式装卸系统安装工程,并解决了负压臂不能充分利用大舱空间等难题,快速投入营运。  相似文献   
54.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实际运行不确定性的分析,提出城市轨道交通追踪列车间隔时间是由最小列车间隔时间和平均必要缓冲时间两部分组成。应用概率论和排队率,给出城市轨道交通高峰期线路通过能力的动态不确定型计算方法,使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能不断适应列车晚点的变化。  相似文献   
55.
丁红卫 《铁道车辆》2007,45(12):33-34
运装货车[2006]426号文要求,2007年6月30日前每个铁路局至少应有1个检修车间具备70 t级货车的检修能力,2008年底之前每个车辆段至少应有1个检修车间全面达到要求,2009年底之前各检修车间应全部达标。这就要求每个车辆检修车间必须加强70 t级货车的检修,而70 t级货车与60 t级货车的最大区别在于装用了17号车钩缓冲装置。1 17号车钩缓冲装置的结构特点17号车钩缓冲装置的安装形式与13号车钩有很大的不同。17号车钩托梁和冲击座为一体,铆接于车体上(见图1),而13号车钩托梁和冲击座之间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两者可以进行分解)。17号车钩缓冲装置…  相似文献   
56.
郭小舟 《铁道学报》1996,18(2):70-73
分析了一种GTO缓冲吸收电路的工作原理,并给出了电路参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计算公式,这种电路特别适合于逆变电路中GTO的缓冲保护。  相似文献   
57.
《机电设备》2006,23(5):17-17
20多年前,当胡年丰教授提出在国内研发新型产品“钢丝绳隔振器”时,除了中科院力学所张强星、田千里等教授支持外,几乎没有人认同该产品技术的应用价值。但这并没有改变一位教授的坚韧不拔的研究决心,他以更加坚实的步履来证实自己对技术  相似文献   
58.
胡蔷  刘笑平 《船电技术》2006,26(6):44-46
分析了Undeland缓冲电路的工作过程及原理,并介绍了缓冲电路参数计算方法,最后用仿真的方法验证了电路的缓冲效果。  相似文献   
59.
李明诚 《汽车维修》2003,(11):49-49
汽车底盘上安装有各式各样的悬置软垫,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缓冲元件,同时起着不同寻常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0.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水下抢修的新型对接装置方案的基本功能和工作原理,并提出了机械本体和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给出了装置的力学模型,为下步工程样机的研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