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9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464篇
综合类   172篇
水路运输   494篇
铁路运输   117篇
综合运输   2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祁翔  张心光  邓寅喆 《船舶工程》2021,43(5):111-113,144
以水下机器人俯仰操纵响应模型为研究对象,并由小型特种水下机器人实时采集纵向变电机速度、前推电机1速度、前进电机2速度、侧推电机速度和俯仰角等试验数据,通过对这些试验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基于ARX模型的广义最小二乘法对一种变桨机构的ROV水下机器人运动模型进行在线辨识建模.将水下机器人航向角实时预报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辨识得到的水下机器人运动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性能,可为后续ROV水下机器人的航向控制器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王强  沈涛  刘勇 《船舶工程》2021,43(5):129-132,139
针对焊接机器人应用于海洋工程领域厚板焊接中的可行性和焊接工艺进行研究,设置焊接方案和技术参数并进行分析.采用海洋工程领域常用的高强钢Q460E,对焊接机器人焊接过程中的重要参数"侧壁停留时间"进行试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焊前预热温度为150℃,焊接速度为190mm/min~210mm/min,焊后后热温度为250℃,保温2h,同时配合焊接机器人摆动速度250 mm/min、侧壁停留时间1.2 s~1.4 s时,能获得良好的焊接接头,抗拉强度达到620 MPa,屈强比达0.8.在侧壁停留时间为1.2 s~1.4 s的情况下对预热温度分别为120℃和90℃的工况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当将预热温度降至90℃时,焊缝冲击韧性仍能满足标准的要求.对于对结构性能要求不高的场合,推荐采用该预热温度.  相似文献   
23.
李小新  陈华林 《船舶工程》2021,43(9):前插8-前插13
水下机器人是重要的水下装备移动载体,可搭载操作机械、样本采集装置和环境传感器等装备以实现多样化的海洋科考任务.本文从水下机器人的类型、导航控制、环境感知、数据采集和样本采样等方面进行概括,分析水下机器人在海洋科考领域的应用技术,展望水下机器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4.
小鱼 《汽车之友》2023,(12):66-69
虽然智能汽车发展到现在,消费者看到了各种科技带来的便利和惊艳,但把车设计成机器人,还真是头一回见,有种穿越到电影科幻片的感觉。这就是极越01。电气化席卷的这些年,咪咪眼日行灯、前后贯穿式LED灯组、各种大联屏……  相似文献   
25.
国内外飞机表面清洗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外飞机表面清洗车与技术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就国外主要发达国家智能飞机清洗车的研制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今后飞机清洗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6.
李永博 《船舶工程》2017,39(10):95-99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本文先浅谈了智能船厂,并结合国内首个智能船厂试点对智能船厂的初级发展建设等进行初步探索,主要对船舶智能制造机器人生产线应用进行梳理分析,如工艺流程及布置、生产模式改进、提质增效和人员减配等。  相似文献   
27.
针对机器人系统协同加工中存在的碰撞问题,以双机器人系统为例,提出一种适用于多机器人系统平面加工的避碰研究方法.使用栅格法对加工任务进行离散化表达,将加工平面以设色图的形式展现出来,建立碰撞分析模型,分析出每个任务点的协同加工碰撞情况,基于时间最短和路径连续原则,规划得到双机器人平面协同加工的方法.通过对案例的仿真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8.
传统控制方法是通过规划算法采集环境信息,但由于位置因素复杂,无法准确获取无线通信范围。为此,提出基于PLC的舰船智能巡检机器人优化控制方法。运用PLC算法,选择无线通信方式,设置边界条件,求解覆盖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再依据能量转移原理,实现舰船智能巡检机器人智能化连续任务。完成上述操作步骤后,设计舰船智能巡检机器人巡检模式处理数据、转换数据、存储数据,实现优化控制。最后,在实验中设置实验装置,检测2种方法所测的负载功率,是否能够找到最合适的无线通信范围。实验结果表明,所建方法测得的负载功率会随着线圈间距变大,逐渐增大,从而找到最合适的无线通信范围。可见,所提方法更符合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29.
为解决在船舶外场涂装阶段除锈和拉毛施工效率低、质量不稳定、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设计一款用于船舶甲板的智能抛丸机器人。简介该型机器人系统组成,阐述其抛丸分系统、除尘分系统和越障辅助机构的硬件设计及其软件设计,并设计手动遥控和自主导引操作方式。实船测试结果表明,该型机器人可满足船舶甲板除锈清理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30.
赵明 《珠江水运》2016,(5):25-26
近日新科围棋计算机程序Alpha Go完胜世界顶尖围棋选手李世石九段的消息,让人们惊叹,人工智能时代真的可能已经近在咫尺。人工智能的突飞猛进让人们相信,车间里只有机器奋勇作业;路上的汽车、海洋上的船舶均无人驾驶的画面也许离我们真的不远了。由于变化无穷、复杂精妙,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