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29篇
公路运输   105篇
综合类   130篇
水路运输   113篇
铁路运输   40篇
综合运输   3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51.
应用数理统计原理,阐述货车集结过程中车组大小分布规律的方法与步骤。以贵阳市南站南宫山方向和六盘水南方向的大量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应用皮尔逊准则进行检验。当车流量较小时,车组大小服从负指数分布;车流量较大时,车组大小不服从负指数分布而服从某种分段函数,得出车流量的大小影响车组大小分布。  相似文献   
152.
为确保浮动车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度,首先以RTMS数据作为真值来验证当前样本量条件下浮动车数据的有效性;然后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来逐步减少浮动车的样本量,并计算、比较不同样本量下的浮动车数据与RTMS数据的相关系数;最后得出确保浮动车数据有效所需的最小样本量. 经验证,本文研究范围内的二、三环快速路5 min时间间隔内每千米路段上需要的浮动车最小样本量为7~9个,而当前样本量条件下的浮动车数据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能达到最小样本量要求的分别占73%和87%以上.  相似文献   
153.
本文针对小型推(拖)轮船体在焊接过程中易产生焊接变形的问题,提出了在焊接设计时应注意的事项,以及整体造船焊接程序、焊接方法及焊接规范,并给出了相应的焊接工艺要求,有利于提高船舶建造质量。  相似文献   
154.
运用最大熵原理和质量守恒定律导出的喷雾液滴尺寸分布函数,建立了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的喷雾液滴尺寸分布模型,对柴油、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进行了模拟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生物柴油掺混比的增大,燃料黏度增大,喷雾锥角变小,索特平均直径增大,计算数据与试验数据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155.
汽油车和天然气汽车颗粒物排放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颗粒物数量测试仪器ELPI对瞬态循环下的汽油车和天然气汽车的颗粒物排放进行了测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汽油车排放的颗粒物明显多于天然气汽车,两种燃料车辆排放的颗粒物中粒径小于70nm的颗粒物均占绝对优势,占总排放量的80%~90%;大于200nm的颗粒物在总排放颗粒物中占的比例非常小;颗粒物数量排放浓度与车辆速度基本成正比例关系,颗粒物数量排放随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在车辆速度大于70km/h后,颗粒物数量排放随车速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156.
深圳特区外出租车需求量预测是深圳市出租车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其需求受到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土地规模、人口密度、产业布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提高预测精度和可靠性,在综合多种预测模型特点的基础上,对深圳特区外出租车目前需求量和远景规划量进行了预测。经定量和定性分析,认为目前深圳特区外出租车投放总量控制在5000辆较适宜。  相似文献   
157.
研究对高速公路通行的货车进行高宽数据信息自动采集,结合超高(宽)车辆自动检测原理与实践,从计算模型、自动检测平台建立等方面对高速公路超高(宽)车辆自动检测技术进行阐述,为自动检测技术应用于高速公路车辆几何尺寸超载提供依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8.
基于对金属材料表面微单元休疲劳损伤随机演化的分析,联系疲劳细观机理,建立了 疲劳损伤场的概率失效统计处理模型。利用此模型,提出疲劳缺口效应的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9.
耙吸船常规的前期大面积开挖、后期扫浅的施工方法存在后期扫浅效率低的问题,特别是针对黏性土类。由于黏性土类不易坍塌的土质特性,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浅点和垄沟一旦没有被及时清除,就会随着浚挖深度增加,高差继续增大,工程后期耙吸船的扫浅难度更大。为了解决该问题,以最新研发的耙吸监测系统提供的精确挖泥功能为依托,开展了有关研究,成功实现了黏性土类航道的免扫浅施工,提高了耙吸船的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160.
王元战  路宽 《船舶工程》2010,32(1):11-14
耙吸式挖泥船是航道与水下沟槽开挖、航道疏浚与水下挖泥等工程中广泛采用的施工设备,深水及复杂作业环境下耙吸式挖泥船的挖掘精度控制是挖泥船施工作业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考虑风、浪、流、船舶操作力、海床反力、波浪补偿器及其滞后等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建立了耙吸式挖泥船与耙头耦合运动的数学模型,并用实船测试数据对数值模型进行检验.通过实例计算,研究不同水深和不同风、浪、流等环境因素对耙头运动的影响,为挖泥船—耙头运动的预测及超深、超宽开挖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