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3篇
  免费   207篇
公路运输   237篇
综合类   305篇
水路运输   912篇
铁路运输   152篇
综合运输   1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在长江取水工程中,取水口的高度会对通航及河床稳定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设计中一般会尽量降低取水口标高,这将会导致与之相连的原水泵房的埋深通常都比较深.在这种情况下,沉井施工工艺将比传统的基坑支护更有优势.通过具体的工程实例,阐述了沉井结构如何以带框架(或中隔墙)下沉的形式应用于较大型原水泵房,并对沉井在下沉阶段、水下封底阶段、顶管施工阶段及使用阶段中的稳定性及受力进行分析研究,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2.
为使上海市乃至长三角的滨江沿海发展链得到更好的交通服务,对上海市沿江通道浦西接线段进行总体方案研究.首先从交通系统的衔接、对现状交通设施的利用、工程建设的筹划等方面对项目进行了目标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硬连接"和"软连接"两个系统总体方案,明确了各系统功能定位及衔接方式,重点对系统方案做了详尽论述.从上位规划条件和交通功能两方面论述了总体方案的研究及比选思路,最终确定"硬连接"系统方案为总体方案.  相似文献   
73.
文章在基于固定抽头横向滤波器的信道估计的基础上,对信道估计进行改进实现了基于可变抽头的信道估计。在这种信道估计中,运用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准则)寻找与实际信道最相符的最佳信道结构模式,实现对滤波器的抽头数目的判定。采用找到的最佳信道模式可以减少均衡器的抽头数目,可以节约平均处理时间,并且在系统误码性能上也有提高。  相似文献   
74.
广州港沙角水域发生了两起大型拖带船组碰撞锚泊船的事故,其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本文从两起事故的共同点出发进行了详尽的原因分析,并提出了在狭窄水道进行大型拖航时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75.
长江中游戴家洲河段航道整治工程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分析研究戴家洲河段演变规律与碍航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该河段总体工程整治方案和一期工程整治方案。  相似文献   
76.
论述了非冲积性滩险类型、基本成因、滩险碍航特点、水流特性及其分析方法。通过滩性分析可以确定滩险成滩水位、最凶水位、消滩水位(流量)的成滩出现时期及滩段凶、险的定量概念。结合滩段地貌、地形特点,确定碍航水流具体成因,并据以制定整治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77.
张耀平 《隧道建设》2020,40(3):299-305
为早日建成跨越渤海海峡的快速通道,首先,介绍科学的比选方案,并提出海底真空管道高铁概念,分析其优缺点;然后,根据 渤海海峡海况与地形地质特征,建立通道范围内烟台—大连间A、B、C、D 4 条可能路径的平面线路走向和纵断面模型;最后,通过线 路方案比选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海底高架、沉管铺设或海底浅埋是较为经济、理想的方式,优于海底隧道; 2)A 线全长约110 km,经由海域最深处88 m,50%以上线路需要按海底隧道真空管道方式建设; 3)B 线全长约106 km,海底平缓,最深处67 m; 4)C 线全长约134 km,最深处66 m,自然纵坡小; 5)D 线全长约173 km,最深处51 m。建议将B 线、C 线作为海底真空管道高铁线路重 点方案予以论证和考虑。  相似文献   
78.
研究目的:回顾50年前武汉长江大桥设计施工方面的一些问题,并介绍建成通车50年后的实际现状。研究方法:通过回顾武汉长江大桥设计施工各方面的问题,揭示出武汉长江大桥的创新技术对铁路、公路桥梁史的贡献。研究结论:武汉长江大桥质量经历了50年的考验,墩台无丝毫沉陷,钢梁主桁铆钉无一松动,全桥平、立面线型、拱度50年不变。武汉长江大桥的创新技术在此后的50年中,得到了不断的延伸扩展,铁路、公路桥梁又取得了辉煌的业绩。  相似文献   
79.
水运通道为港区的重要集疏运方式之一,杭甬运河的规划建设为北仑港区的疏港提供了条件。针对北仑港区地理分布及在宁波港中所处位置。提出了水运疏港通道的4种可能方案。通过综合分析研究,最终提出实施方案,近期在江海直达运输起步阶段,以实施水陆中转方案为主,远期杭甬运河按Ⅲ级标准实施后,以江海直达方案为主,水陆中转方案作为补充。  相似文献   
80.
张宏  高涛  马杰  周鹏  周志博 《水运工程》2019,(2):107-111
日照港岚山港区北作业区规划新增LNG码头,针对其配套航道及防波堤工程平面布置问题,提出3个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推算不同方案下港池、航道,尤其是口门处的测点流速。计算结果表明,工程建设后,港池内各点在防波堤掩护下流速有所降低;受防波堤挑流作用的影响,口门位置处横流流速达到最大;以方案2流速相对较小,且流速大于某一值的持续时间较短。在方案2基础上进行优化,将一段防波堤调整为导流堤,由于导流堤上方可通过一部分水体,堤头附近航道横流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