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89篇
  免费   1145篇
公路运输   5128篇
综合类   5604篇
水路运输   8034篇
铁路运输   4359篇
综合运输   909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206篇
  2022年   489篇
  2021年   842篇
  2020年   872篇
  2019年   497篇
  2018年   379篇
  2017年   602篇
  2016年   589篇
  2015年   761篇
  2014年   1677篇
  2013年   1251篇
  2012年   1906篇
  2011年   1961篇
  2010年   1595篇
  2009年   1484篇
  2008年   1504篇
  2007年   2040篇
  2006年   1810篇
  2005年   1091篇
  2004年   653篇
  2003年   446篇
  2002年   291篇
  2001年   264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以成昆铁路红层地区的3个小流域为研究区,计算3个年份的地面割裂度及其年平均变化率,分析用地面割裂度表征泥石流沟侵蚀程度的不足及其原因。基于泥石流沟发育的物理模型,以原来的地面割裂度定义为基础,引入表述沟谷分布零散程度的异型度因子,导出新侵蚀系数公式。以3个小流域固体物质的年平均流失量作为侵蚀程度强弱的标准,采用非参数统计推断方法,将侵蚀系数、地面割裂度的年变化值和固体物质的年平均流失量作秩统计和次序统计。对秩统计参数和次序统计参数比较结果表明:在表征泥石流沟侵蚀程度方面,侵蚀系数优于地面割裂度。  相似文献   
102.
本文结合武嘉铁路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两种铁路无线弱场强区覆盖方案的特点,提供了以光纤直放站覆盖弱场强区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03.
基于有限元及边界元法,运用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和声学软件SYSNOISE,通过对圆柱壳体结构形式(耐压壳板的厚度、肋骨的布置)的改变,分析了结构形式对水下结构辐射噪声的影响,找到了结构型式改变对其结构辐射噪声的影响规律。同时研究了圆柱壳不圆度对结构振动和声辐射的影响,结果表明圆柱壳不圆度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水下结构的振动,且壳体截面的不圆度越大,结构的辐射声功率越大。这对降低水下航行体的噪声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4.
本文从设计的角度,介绍了ZPW-2000A闭环电码化在既有线CTCS2区段的设计方案及其方案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5.
现代船舶动力定位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围绕现代动力定位系统的设计问题,讨论系统的构建、数学建模、控制器设计和推力器的推力分配,重点给出了基于扩展Kalman滤波的动力定位LQG控制器设计算法。  相似文献   
106.
论述了船舶压载舱产生腐蚀的原因、防腐蚀保护的方法。介绍了中国船级社有关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的原则规定、设计要求、安装要求、定期检查项目。最后,将腐蚀的舱壁采用涂装或牺牲阳极阴极保护两种方法进行了经济效益对比分析,得出安装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的经济效益显著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7.
客滚运输发展迅猛并将继续保持良好的态势。近年来,客滚船舶安全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何实现客滚运输安全的长期稳定、不断探索客滚船安全管理空间显得更加迫切。本文结合欧盟地区我渤海湾在区关于客滚船安全管理的简要历程,提出了引进智力,开展渤海湾和欧盟地区客滚船安全营运比较研究及客滚船安全评估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8.
提速干线编组站出发子系统内部匹配与协调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提速干线编组站货物列车到发时刻不均衡运营特征,根据编组站作业特点和要求,运用排队论和随机过程理论,对出发子系统转场和接车可靠性、临界密集出发时间进行计算分析。认为出发子系统允许的接车延误概率应控制在0.12以内;当区间通过能力利用率在繁忙时间达0.85以上时,出发场的到发线应在10股以上。提高出发子系统转场和接车可靠性的措施包括:提高无调比、适当增加出发场到发线数量、降低编组调车机车的作业负荷、减小出发时间间隔不均衡系数。给出一定出发强度下的临界密集发车时间计算式,便于指导运输组织工作。改善出发子系统匹配与协调关系的有效途径包括:合理配置列检组数、转线接车延误率控制在10%以内、密集到发期间区段通过能力利用率不能超过90%、降低衔接区间发车时间间隔变异系数、连续高密集发车时间不能超过临界发车时间、适当增加分类线及到发线数量、优化列车运行计划、平衡双向系统作业负荷、加强管理、优化运输组织。  相似文献   
109.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综合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目的:城市轨道交通监控系统是运营阶段管理工作的核心,其监控范围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影响轨道交通运营质量。目前国内的监控系统,关键设备和技术大都从国外全盘引进,很不经济,也造成了隐患。实现监控系统国产化势在必行。 研究方法: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通信、计算机控制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城市轨道智能运输系统的基本构想,并进一步提出城市轨道交通智能综合监控系统的设计框架。分析该综合监控系统的内涵、逻辑框架、结构信息流、物理框架和接口技术。 研究结果:跟现有的监控系统相比,智能综合监控系统具有监测范围广、分工明确、实现集中化管理、一体化协调运作和智能化管理的特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研究结论:对于今后国内的城市轨道交通监控系统的建设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0.
探讨了基于传感器网络的数据融合技术在海事智能交通系统(MITS)中的应用问题,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路和见解。基于目前研究遇到的困境,提出将MITS抽象成一个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从而可在WSN环境下引入数据融合技术来研究海事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各种信息处理问题,如船舶的定位与导航以及避碰等;紧接着,总结了现有定位、导航、避碰和船舶安全管理技术研究的现状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基于GPS的MITS存在的种种弊端,结合各国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建设现状,提出利用MITS内其它元素的信息和多源信息融合技术来实现船舶的相对定位和导航这一新思路;最后,从网络数据融合技术角度出发,具体指出了MITS网络融合系统构建时所必须考虑的一些基本问题,并给出该融合系统的一般性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