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5篇
  免费   18篇
公路运输   310篇
综合类   283篇
水路运输   155篇
铁路运输   139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满足船载统一测控系统沟通无线偏馈射频链路进行遥测误码率测试的要求,进一步构建系统联调联试的动态射频信号环境,设计了船载测控雷达偏馈信号动态控制系统。通过系统监控台手动或自动远程控制位于天线背部中心体的数控衰减器,可实现雷达天线在对冷空的情况下接收偏馈射频信号幅度的变化,也可实现船载测控雷达系统联调过程中模拟目标动态变化情况,进而分析对系统跟踪性能的影响。该系统在数十次海上卫星测控任务准备过程中得以有效使用,检验了设备的工作性能,提高了任务准备的效率。  相似文献   
22.
研究了一类非线性四阶偏微分方程的精确解.首先将四阶偏微分方程约化成为常微分方程,进而对相应的常微分方程问题求解,而后通过参数取值的改变得到相关的精确解.最后根据不同情形下所得的精确解,利用Matlab软件绘图给出精确解的波形图分析.  相似文献   
23.
乘客舒适度标准是确定线路平纵断面设计参数最为重要的控制指标,也是必须满足的强制性指标。为合理平衡乘客舒适度与工程建设成本之间的跷跷板关系,通过系统总结国内外各种现有制式取值标准,就悬挂式单轨乘客舒适度控制标准取值开展理论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建议。与平面圆曲线半径相关的乘客舒适度指标为车体偏转角及未被平衡离心加速度,随着偏转角和未被平衡离心加速度数值的增加,其对最小圆曲线半径的影响逐渐减弱,恶化舒适度条件并不完全等同于工程效益的减小。悬挂式单轨最大偏转角理论上可突破传统轮轨铁路7.7°的限制,但增大偏转角对限界造成的影响不可忽略。人体可忍受的振动持续作用时间与未被平衡离心加速度大小成反比,将加速度控制在0.4~0.8 m/s~2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4.
<正>0引言钻井平台"勘探三号"于2014年8月29日在友联船厂完成修理,由于港珠澳大桥建设,出口深圳港时启用伶仃临时航道。"勘探三号"受风面较大,结构复杂,偏荡严重,控制困难,对拖航要求较高。除航道条件、船舶自身操纵性能和通航密度外,天气、海况对拖带作业影响也较大,主要表现在能见度、风、浪、流等方面。1出港航道介绍"勘探三号"由友联船厂孖洲基地2泊位出口,到  相似文献   
25.
为了提高多港口多船舶同时行进下船舶航行的畅通性,进行航行调度数学模型的优化设计,提出一种基于并行网格控制的多港口多船舶同时行进下航行调度的数学模型,采用均匀阵列分布模型构建船舶航行的网格结构模型,在齐次Sobolev空间构建船舶均衡调度的非线性微分控制方程,采用对合Cauchy-Hadamard积分控制方法进行调度模型渐进寻优,在Lyapunove有限域中得到全局调度的平衡性边界条件,实现船舶航行的并行优化调度。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进行船舶航行调度能提高港口的吞吐量,航线的运载能力增强,调度模型的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26.
主要研究相变理论及薄膜润滑理论中出现的一类四阶退化抛物方程,函数及二阶拉普拉斯算子作用下在边界上为0,初始时间为已知函数.通过对时间的半离散,依据椭圆型方程解的存在性,构造逼近解,进而获得相应的抛物方程解的存在性及唯一性.方法上,依赖于对逼近解做半离散迭代估计、能量估计以及紧性讨论.  相似文献   
27.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各种新的开发措施的应用以及采出液腐蚀性的不断增加,开采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管柱偏磨和腐蚀问题。针对这一实际问题,开发出了一种含有耐磨无机材料的硼酚醛-环氧树脂复合防腐耐磨涂层材料。性能测试和摩擦学性能实验表明:该种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同时可以减小管杆之间的摩擦系数。现场应用表明:该种材料应用于油管内涂层,能有效延长油管的使用寿命,缓解了油管的腐蚀和偏磨问题。  相似文献   
28.
制备了PVDF(聚偏氟乙烯)/PVC(聚氯乙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三元共混中空纤维膜,讨论了影响膜性能的主要因素.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在PVDF/PVC/PMMA体系中,聚合物总浓度是影响膜的水通量的主要因素;PVDF浓度对膜强度影响最大;PMMA对膜的亲水性有较大的贡献.得到优化的制膜条件为:铸膜液中PVDF∶PVC∶PMMA=7∶1.2∶1.8(质量比),聚合物溶质的总质量分数为17%;添加剂吐温-80的质量分数为6%.  相似文献   
29.
聚偏氟乙烯(PVDF)是一种性能优良的膜材料,被广泛用于溶液的净化、分离、浓缩过程.但由于它的疏水性,膜在分离过程中极容易受到蛋白质等有机物的污染,会导致膜通量下降,使用寿命缩短.为提高膜的性能,将经过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的纳米SiO2粒子填充到聚偏氟乙烯铸膜液中,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得复合膜,并对该膜的形貌、韧性、亲水性和中水处理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性的纳米SiO2能够在膜内均匀分散,使复合膜的韧性显著提高,在处理中水过程中纳米SiO2粒子与PVDF结合良好;膜的接触角由83&#176;下降到41&#176;,通量相对稳定,在0.1 MPa操作压力下通量维持在280 L/(m2&#183;h),表明复合膜的耐污染能力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30.
前轮定位参数对前轮摆振的影响是极其复杂的,它不仅影响了前轮的几何特性,并且对摆振系统的运动,约束与受力状况均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建立了包括全部前轮定位参数的前轮摆振数学模型;并在轮胎试验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全面地研究了前轮定位参数对前轮摆振的影响规律。本文还研究了轮胎蛇形运动频率对汽车动力学摆振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