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2篇
综合类   2篇
水路运输   10篇
铁路运输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三、位置和功能1.开关(如图5所示)图5  各开关的位置(1)阻尼模式选择开关阻尼模式选择开关用来改变减振器的阻尼力,如图6所示。此开关的位置和设定取决于型号,从COMFORT(舒适)或NORM(常规)变到SPORT(运动型),会从弱到强改变阻尼力。图6  阻尼模式选择开关(2)高度控制开关通  相似文献   
22.
馈能式悬架是为了回收汽车悬架中被减振器消耗的振动能量。首先基于新型液电馈能式悬架的结构,在AMESim和MATLAB/Simulink中分别建立悬架和路面白噪声激励仿真模型,然后对照整车1/4悬架模型设置该馈能式悬架的仿真参数,最后分析了该液电馈能式悬架的能量回收以及阻尼力的主动控制特性。  相似文献   
23.
24.
白云飞 《汽车运用》2011,(10):45-45
减震器工作原理大部分车辆采用的都是双筒式减震器,减震器内部充满着油液,在工作过程中。内部零件是没有相互碰撞的。减震器的减震作用是通过活塞压缩油液,使油液通过小孔节流产生阻尼力,从而产生减震作用。减震器油液会随气温的下降变得黏稠。根据实验数据,在温度下降至一35℃时,减震器的压缩、复原阻力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上升400%~600%左右,也就是说阻尼力较原来增大4~6倍。同时,后悬架的橡胶部分也会因为温度的下降,大大降低原有的弹性。在此种情况下,车辆的减震器会相对变“硬”,震动增加。从而使得其工作时的响声较原来增大。  相似文献   
25.
董华峰 《驾驶园》2012,(6):82-83
减震器的功能减震器(Absorber)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减震器太软,车身就会  相似文献   
26.
芜湖长江公路二桥主桥为主跨806m的双塔四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采用斜置阻尼约束体系。为研究斜置阻尼约束体系实桥的动力性能,建立粘滞阻尼器实时监测系统,实测桥址处的风速、风向、梁体温度、粘滞阻尼器轴向位移及阻尼力,分析粘滞阻尼器的轴向位移随温度、风速、风向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粘滞阻尼器的轴向位移与温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温度变化是造成粘滞阻尼器发生位移的主要因素;横向风荷载导致粘滞阻尼器产生不均等位移;温度作用下粘滞阻尼器阻尼力小于设计最大阻尼力的1/10,满足规范要求;粘滞阻尼器运营正常,协同工作性能良好,动力性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27.
以W产品为例对摩托车液压减振器内泄漏对阻尼力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计算数模。对减小内泄漏影响提出了对策。对减振器阻尼力反求设计和自行设计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方法。  相似文献   
28.
阐述振动船体周围流体的可压缩性对由流体结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惯性力与阻尼力的影响。在船体振动的常规分析中,假定流体是不可压缩的,完全不考虑可压缩性的影响。可压缩性在水下爆炸的区域、海啸响应和在水中的声传播中是极其重要的因素。在本研究中,三维有限元分析可以用来计算以正弦波固有模态垂向振动的均匀梁周围的压力场。附连水质量和阻尼系数可以表示为频率和节点距离的函数。如果研究可压缩性的情况,可以发现典型的巨型油船和散装货船的主船体桁振动中,附连水质量系数增加达5%。这也说明,当频带处于关注的船体桁的低阶范围内时,出现声波辐射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29.
30.
介绍了一种车辆单筒充气磁流变减振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利用该减振器阻尼力数学模型仿真分析了剪切屈服应力、体积补偿压力、磁流变液零磁场粘度、活塞有效长度、阻尼通道间隙和活塞半径等参数对阻尼力的影响规律,利用相对灵敏度分析法比较了各参数对阻尼力的影响权重.结果表明,活塞半径灵敏度和权重最大,对阻尼力影响最大;而体积补偿压力灵敏度和权重最小,对阻尼力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