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12篇
综合类   4篇
铁路运输   10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复,由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主办的《智慧轨道交通》(CN 37-1532/U)已于2021年9月正式出刊。《智慧轨道交通》(原《国外铁道车辆》)为双月刊,单月20日出刊。围绕构建现代智能交通系统,刊载轨道交通领域新理论、新技术、新标准、新产品,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成果转化,服务轨道交通行业创新发展。其栏目分类包括行业发展综述类、技术研究类、试验检测类、运用维护类、运营管理类、生产制造类、国际动态等。  相似文献   
12.
13.
让汕头公交公司欣慰的是,金旅客车在整体运营效果表现不错,车辆故障率低、燃油经济性高都为后期尽可能地降低运营成本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4.
使用高速储能飞轮的车辆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和分析了直接影响使用高速储能飞轮的车辆混合动力传动系统性能的几个关键性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为这种车辆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对以后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牛玉宏  智慧 《山西交通科技》2005,(A02):86-87,100
桥头跳车已是公路建设的质量通病,根治难度很大。为确保太长高速公路构造物台背的回填质量,太长公司制定了相关技术质量控制措施,有效地指导了桥涵构造物台背的施工。  相似文献   
16.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底部和支护结构常出现较大隆起现象,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当,会造成基坑支护结构变形、侵限、基底土体扰动,严重时会发生支护体系失稳、基坑倾覆等安全事故。基坑底部的隆起值受基坑尺寸、地质情况、基坑暴露时间、周边环境以及施工质量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难以准确计算,但通过研究基底隆起规律,可以得出接近基底隆起实际发生值的研究结果。通过哈尔滨市清真寺地铁车站深基坑的工程实例,将施工工况、监测数据与控制措施进行结合对比,分析基底隆起的原因和规律,并对缩短基坑开挖时间和浇筑底板等施工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验证,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综合分析了国内规范中嵌岩桩极限承载力理论计算的优缺点(特别是新版《公路桥涵地基基础规范》),并结合青岛胶州湾大桥软岩嵌岩桩的自平衡试桩资料,将试桩极限承载力测试结果与现行规范极限承载力计算值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8.
依托新建换乘通道密贴下穿既有地铁车站工程,针对新建换乘通道采用多分部开挖的施工工序难题,采用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3种不同施工工序引起的既有地铁车站、新建换乘通道、围岩介质等的力学响应.结果 表明:从既有地铁车站底板附加变形、新建换乘通道初期支护变形及围岩塑性区指标来看,工况1所引起的最大变形值及塑性区体积均相对最小,建议采用工况1为优选施工工序.  相似文献   
19.
在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引起地表沉降的因素较多,致使一些常用的地表沉降评价预计方法出现较大的偏差。为了研究由于地铁隧道施工而引起的地表沉降问题,以无锡地区地铁隧道开挖过程中大量地表沉降实测数据为基础,采用数学方法,引入两个修正系数,即地表最大沉降修正系数α和沉降槽宽度修正系数β,修正Peck公式中两个重要参数(沉降槽宽度系数K、地层土体损失率η),以适应无锡软土地区研究区段的工况。研究表明:地表最大沉降修正系数α介于0.5~0.9,沉降槽宽度修正系数β介于0.5~0.9,此时沉降槽宽度系数K介于0.40~0.70,底层土体损失率η介于0.4%~0.9%,得到修正后的Peck曲线与地表实测沉降数据更吻合。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以更加迅猛的态势发展,原来的Modem和ISDN已逐渐落伍,DDN、ADSL等宽带网日益普及.网络的发展带动了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车辆保险也可以在网上办理了.网上投保既快速又方便,足不出户就可办好.耳闻不如目睹,心动不如行动,下面请与我一起认识一下网上汽车保险吧.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