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48篇
综合类   39篇
水路运输   54篇
铁路运输   23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基于自制的冻融循环模型桩试验系统,对桩土间土体融沉引起的桩侧摩阻力进行了室内试验,主要研究了不同含水率土体中模型桩在冻结温度分别为-1,-2,-5℃和-10℃时桩侧摩阻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桩侧摩阻力在一定范围内随冻结温度降低而增大;桩侧摩阻力随土体含水率的变化而变化且存在一个界限含水率,低于界限含水率时,侧摩阻力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反之则随含水率的增大而降低.最后,联系温度与含水率对桩侧摩阻力的作用关系,基于荷载传递法,提出了考虑温度影响因子的冻融土体中桩侧摩阻力计算模型,并以沈阳地铁中段DK11 +685联络站建设工程为例,对施工过程中的桩基受力情况做了现场监测.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吻合程度较好,验证了所建立本构关系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2.
摘要:通过对2009年颁布的《香港公约》的初步解读,探讨绿色造船对国内船舶行业的重大意义。并以76000t散货轮“WOOLLOOMOOLOO”为实践对象,阐述了新造船申请GP(绿色通行证)证书的全过程,为后续船舶的申请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63.
站段一级的信息系统及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中,最常见、最棘手的事情就是系统崩溃或设备损坏后重要数据的丢失.为确保重要数据的安全,一旦系统崩溃或设备损坏后,能够使重要数据尽可能及时、全面,准确地恢复,维持正常的生产秩序.  相似文献   
164.
新型钢管混凝土(CFT)双块式轨枕克服了桁架钢筋双块式轨枕存在的生产制造复杂、存放易锈蚀、运营阶段易开裂等问题,可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无砟轨道结构。为检验CFT双块式轨枕无砟轨道结构的疲劳性能,采用11根预制CFT双块式轨枕现浇制作足尺无砟轨道结构节段模型,开展橡胶隔振垫式减振轨道和现浇整体式轨道节段的疲劳试验,揭示其疲劳损伤特性,分析典型疲劳加载循环次数后静载作用下轨道结构应变和变形分布及其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5倍静轴重的疲劳荷载累计作用500万次后,减振节段及整浇节段CFT双块式轨枕无砟轨道结构混凝土均未出现肉眼可见的裂缝,轨枕与现浇道床整体工作性能良好,疲劳性能满足规范要求;停机开展静载试验过程中轨道结构各测点混凝土横向应变值随荷载增大而近似线性增大,最大拉压应变值均远小于混凝土的极限应变值,工作状态良好;轨道整浇节段道床板中处于整体受拉的状态,可见设置层间连接钢筋实现了道床与底座的共同工作;疲劳试验过程中轨道结构测点竖向位移值总体随着静载的增大而逐渐增大,位移量级较小,满足规范要求,减振轨道节段竖向位移值及其变化率大于整浇轨道节段。研究结果可供类似研究及钢管...  相似文献   
165.
为进一步提高虚拟应答器(VB)技术在基于卫星定位的列车运行控制中的运用效果,分析常规VB捕获原理,从完善其不足的角度提出1种基于列车运行状态组合预测的新型VB捕获方法。首先,明确新型方法的捕获原理;其次,考虑列车运行状态的复杂性和规律性,采用交互多模型(IMM)结合容积卡尔曼滤波(CKF)的自适应IMM-CKF方法,对列车位置进行滤波估计和短期前向预测;然后,将长短期记忆方法引入列车运行状态预测问题,基于实时数据更新预测模型;最后,得到基于列车运行状态组合预测的VB捕获方法,有效改善常规方法中的VB漏捕获和捕获精度低等问题。基于京沈高铁现场试验数据,对比并验证新型方法和其他列车运行状态预测方法、VB捕获方法的性能。结果表明:尽管周期捕获计算平均用时较长,但新型方法下的VB捕获识别位置与下一个VB位置较近,不仅能保证100%的VB捕获率,而且在VB捕获误差均值上最大可实现70.23%的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166.
黄土地区近接路基段由于施工难度大,牵制条件多,且新建线建设对既有线会产生附加影响,成为铁路建设工程中的控制性工程。以实际工程为背景,结合静动荷载力学模型,基于各阶段监测数据,研究近接路基变形规律。结果表明,既有线填筑阶段,沉降值随时间的增长逐渐增大,前期增长速率快,后期增长速率低,采用修正的Burgers模型可高度拟合;既有线运营阶段,沉降随运营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运营约2.5年时基本稳定,采用循环荷载下力学模型可高度拟合;新建线旋喷桩复合地基施工阶段,隆起量随各排高压旋喷桩施工均呈现先增加后波动性减小的现象,且当旋喷桩施工至距离顶面1/3~2/3位置时,对既有线影响最大;随着垫层及路堤本体填筑高度的增加,附加沉降值均随填筑高度增加和距离帮宽侧路肩长度减小呈现非线性增加。  相似文献   
167.
交叉河口淤积影响船舶正常航行,易发生搁浅事故。为充分发挥航道的航运功能,应及时分析碍航原因,制定航道疏浚方案,确保航道通航顺畅与安全。以通扬运河与泰东河交叉河口为研究区域,构建二维Delft 3D水沙模型,结合实测分析其泥沙运动规律与地貌演变特征。基于不同疏浚高程和疏浚边坡设计6个航道尺度方案,并通过模拟分析得到兼顾过往船舶航行安全和疏浚经济成本的优化方案。本研究可为类似交叉河口的航道尺度设计与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8.
为提升产品设计成熟度,解决可制造性分析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建立产品可制造性基线及运作机制。通过明确建设范围、制定模板、识别来源、确认维度、提炼内容、工艺确认、设计确认及发布与维护步骤完成了第一版基线建立。在产品开发流程中融入识别、分析、评估及积累相关活动,保证基线在项目中的流程化应用。结合产品开发项目,验证了基线建立与应用效果,提高了可制造性分析的规范性、准确性与全面性,实现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提升以及制造成本降低,同时提出未来对于基线数字化应用的期望。  相似文献   
169.
为研究大跨隧道锚固体系的协同承载机理,以压力拱效应为量化指标进行分析,根据围岩开挖应力分布特征,设置无支护开挖、单一预应力锚杆支护、预应力锚固体系联合支护3种工况,研究不同围岩条件在各工况作用下的压力拱动态演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压力拱位置和厚度均受围岩条件影响,围岩条件越差,压力拱位置距隧道边界越远且厚度越大,不利于围岩稳定性控制;压力拱成拱系数变化趋势与切向应力一致,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且切应力集中区域成拱系数大于1;预应力锚固体系作用下压力拱向隧道边界处移动,可有效控制围岩压力拱的继续发展,使压力拱更快达到稳定,并减小压力拱范围,优化压力拱形态,使其趋于“圆拱形”;预应力锚固体系对于围岩压力拱的影响效果优于单一锚杆支护,尤其是当围岩条件较差时,其协同承载效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