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0篇
综合类   7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17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分析了动车组齿轮箱的温度影响因素,提出了基于油量调节的齿轮箱温控方法。通过理论建模,分析了油量调节的作用和对齿轮箱温度的影响。阐明了油量调节连接孔直径、齿轮箱转速、油腔的截面积与齿轮箱温度控制的对应关系。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2.
本文介绍了一种简单可行的喷孔式变涡流控制系统──JVSCS(Jet-portVariableSwirlControlSystem)。使用本系统可使涡流比变化50%,且不降低充气效率。在汽油机直接喷射分层燃烧系统中使用本装置,解决了该系统高速不稳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33.
国内外实时交通流数据质量控制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通流数据质量控制可以保证从数据源所获得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并为数据的管理和应用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虽然历史数据修正方法和交通流理论修正方法能够用于质量控制,但难以实现推广应用。根本原因在于前者需要大量历史数据,引发了存储上的困难;后者需要针对不同路段进行重复建模,模型通用性差,且准确性难以评价,鉴于此,本文首先研究并设计了基于线性插值法的道路交通流数据质量控制方法,该方法主要以时间点邻近数据为参考,对交通流参数和时间点分别进行判别修正,其优点在于不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且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强,其次,本文建立了实时交通流数据质量控制平台,针对北京市和美国圣安东尼奥市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处理,归纳总结出国内外实时交通流数据在质量控制前后的特征及差异,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的解决数据质量问题,最后,本文针对实时交通流数据质量控制方法的选取、交通探测器选择和配置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4.
中观交通仿真模型INTEGRATION及其案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仿真模型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类,中观交通仿真模型是一种能够兼顾宏观与微观模型优点的交通流动态仿真模型。国内对宏观、微观交通仿真模型已有很多研究,但是对于中观交通仿真模型的研究还很少。根据中观交通仿真模型INTEGRATION的模块构成及功能特点,将其应用于道路交通中,并结合实例加以分析,对于推动国内中观交通仿真模型的研究及国内路网规划的逐步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5.
舵机加载系统H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该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舵机加载系统存在多余力的特点及其对加载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准确的数学模型,并将多余力作为系统的外干扰设计了舵机加载系统的H  相似文献   
36.
总结现有地铁票价制定方法,明确地铁票价制定影响因素。应用拉姆齐原理,建立一套完整的地铁票价制定体系和参数标定方法,结合长春地铁实际情况进行"高峰、低峰"差别定价。研究表明,应用拉姆齐模型进行地铁定价,可以在满足地铁运营企业收支平衡的前提下,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对地铁采用"高峰、低峰"差别定价,可充分发挥票价的杠杆作用,平衡客流。  相似文献   
37.
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以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标准的要求。针对电子技术课程进行分析,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和应该注意的问题两个方面进行讨论,提高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38.
吴海俊  赵慧  胡松 《综合运输》2012,(11):49-54
本文通过回顾北京市综合客运枢纽的发展历程、建设情况,总结已建枢纽的特点,分析了枢纽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9.
动态交通流模型是研究城市动态交通流的重要工具。INTEGRATION、DYNASMART—X、DYNASMART—P、DynaMIT和DynaMIT—P是目前世界上主要的五款面向应用的动态交通流模型,从模型开发目的、模型功能和模型输出的评价指标等三个角度进行对比分析,有利于促进合理选择不同的模型。  相似文献   
40.
回顾了我国城市地下道路研究的三个发展阶段,从研究动因、研究内容和标准规范三个方面总结研究现状。从今后有效指导地下道路交通安全运行的角度出发,我国需针对地下道路规划、交通量及构成、运行速度、线形设计、出入口分析、施工工法、安全运营保障体系、烟气及空气环境控制、逃生救援等方面开展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期明确后续关键技术的研究重点,提高地下道路运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