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41篇
综合类   16篇
水路运输   20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9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中国大陆市场的不断开放,跨国物流企业凭借其雄厚实力及在跨国物流供应链上的优越地位,逐渐取得了在中国市场上的优势。比起刚刚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的时候,他们现在显得更加威风,开始对本地的集卡运输服务商进行挑选,推行他们的评价标准。本文介绍这些选择流程和评价标准,希望达到3个目标:一是给那些希望为跨国物流公司提供服务的我国集卡运输企业提供一个业务改进的标杆;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无锡至宜兴高速公路的过湿土路基处理为工程背景,通过室内试验分析,结合该地区以往工程的实践经验,对采用石灰处理过湿土的效果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较适合无锡至宜兴高速公路过湿土路基的处治方式,对以后类似工程设计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根据全站仪的特点和极坐标法放样过程,分析利用支导线进行极坐标放样公路中线的点位精度和影响精度的因素.提出保证点位放样精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保税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必由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建立洋山自由港的重大意义为切入点,阐述了建立洋山自由港的目标和总体进程。从海关监管区域的角度,选取了法制建设、基本功能、具体管理政策以及市场政策四个方面,分析了保税区一区港联动一保税港一自由港整个发展过程中每个节点的政策异同。根据分析结果,揭示了实行自由港政策对洋山深水港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避险车道入口处的竖曲线半径最小值和最小长度值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避险车道的组成、纵断面的类型,从缓和对驾驶员的冲击并保证驾驶员的操作工效、使驾驶员在引道上有足够的时间调整方向准确驶入制动车道、满足夜间失控车辆进入避险车道视距要求3个方面分析研究,最后综合提出了不同入口速度时,避险车道入口处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山区高速公路总体设计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总体设计的指导思想、设计原则及设计要点,提出了灵活掌握标准、降低工程造价、进行方案比选、注重环保等论点。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高速互通式立交公路主线约束型出口的识别视距,运用汽车理论及人机工程学原理,分析了主线约束型出口不同设计速度对应的识别视距,提出了主线约束型出口满足不同主线设计速度对应的不同匝道设计速度的识别视距值.研究结果表明:对新建高速公路,出口位置所在主线线形应尽量避免采用识别视距临界值;对已建高速公路,当高速公路出口位置受地形地物限制,出口位于主线约束位置时,应加强高速公路约束型出口处安全保障措施,保证主线约束型出口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8.
对航运企业投资远洋铁矿石船舶进行研究.建立船舶投资决策优化模型,并求出最优投资方案,为航运企业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六西格玛(6σ)管理目前正在国内的制造企业内运用,其主要手段是通过流程的分析和改进提高产品质量。本文尝试将六西格玛理论引入集装箱堆场空箱进提箱服务管理,探索集装箱堆场公司通过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方法,改善其服务品质,有效提高堆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为保证驾驶人在隧道入口的视觉参照的连续性、准确性,提高隧道入口的行车安全,通过对隧道入口视觉参照系的特性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一种能在隧道入口建立强视觉参照系的视觉参照柱.在统计分析隧道横断面尺寸、驾驶人进入隧道时由于侧墙效应引起驾驶人行车轨迹的偏移的基础上,结合驾驶人的心理、生理特性,提出了隧道入口路面宽度变化段的过渡段长度建议值,建立了在隧道洞口内外布设视觉参照柱的长度、间距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隧道洞口外视觉参照柱布设的长度宜为200 m,隧道洞口内布设长度宜为250 m,布设间距宜为22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