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19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检车锤之后的“慧眼”与“天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是铁路运输的生命线。提及铁路运输的安全检测,人们脑中首先浮现的印象往往是拿着检车锤的列检人员在车底下忙碌的身影。  相似文献   
2.
高速铁路牵引计算层次约束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实现高速铁路牵引计算过程的连续性和自动化,研究并提出层次约束方法.根据高速列车具有连续控制能力的技术特点,给出以限速约束为主线、辅以操纵约束的层次约束方法计算步骤.按照当前限速段的出口速度必须满足下一限速段限速、当前限速段的入口状态应是前一限速段的出口状态的要求,通过建立入口状态反馈机制实现限速约束,解决了牵引计算的连续性问题;通过标准操纵曲线的运用实现了操纵约束,解决了牵引计算结果的实施性问题.以京沪高速铁路牵引计算为例验证了层次约束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对车辆运行品质动态监测系统TPDS联网评判货车运行状态的原理及标准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大秦线120km/h速度等级重载货车运行状态不良报警的趋势;通过对相关报警车辆的分解检测,明确了导致重载货车运行状态不良的关键因素是轮对及旁承状态;据此,提出解决措施,并进行了效果跟踪验证。  相似文献   
4.
分析车辆运行品质轨边动态监测系统(TPDS)的现状及应用需求,从优化系统架构、实现网络化预报应用模式、优化联网报警评判及处理规则、完善系统应用功能4个方面提出了系统优化及深化应用的设计方案,详细阐述系统关键技术。系统通过试点应用,实现了报警车辆的网络化预报及闭环管理,提高了报警信息综合利用价值,在确保车辆安全的前提下降低了现场作业量,满足了铁路车辆用户的深化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5.
<正>内河水运工程廉政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有助于创新廉政建设工作思路,为推动建设创新型内河水运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更有效地预防腐败,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新成效。"强调的教育是基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控制运营货物列车的踏面损伤故障,对车辆运行品质轨边动态监测系统踏面报警数据进行统计,发现不同车型车辆在报警比例上有显著的分类特性,存在主导因素,其下分类点约2%。对不同踏面损伤此例类货物列车的结构及运用特点进行分析,可知车辆编组作业是产生货物列车踏面损伤的重要环节。强化相应控制措施后,全路货物列车踏面损伤比例A42008年的5.15%下降到2010年的2.98%,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提出基于系统特征参数提取的模糊解耦算法,以BP网络构成基于重复检验的专家系统。利用GSM、无线局域网及通用有线通讯技术构成数据传输体系,开发出TYJGJ机车车载轨道监测系统。较为有效地消除了机车特性、列车速度等产生的影响,实现了监测信息的快速传递。由仿真、运行数据及现场应用情况分析验证了模糊解耦算法及所提出的整体解决方案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应用美国AAR的NUCARS程序,对209HS转向架客车在半径在1423m、超高190mm的环形试验线的高速试验进行了动力学模拟计算。计算中分析了高速(210km/h)、低速(5km/h)时在各种不平顺条件下系统的响应,明确了209HS转向架客车在速度达210km/h时的欠超高及低速时过超高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B6的基本车体结构为对象,着重分析并比较了全钢车体以及侧墙、端墙、地板、顶板采用玻璃钢夹层结构的混合车体在各工况下强度和刚度问题,研究玻璃钢夹层结构在铁道车辆上的整体承载能力。结果表明,玻璃钢夹层结构可集承载、隔热等功能于一体,在铁道车辆上采用玻璃钢夹层结构,能提高车体的保温性能,增大有效装载容积,一定程度地降低车体自重。这种结构形式不仅适合于冷藏车,对于客车的车体结构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制了一种高速铁路动车组运行状态监测系统。该监测系统包括安装于轨道上的测试单元、数据采集单元及评判分析软件等。其工作原理是应用轨道上的测试单元连续测得动车组通过时的轮轨力,根据轮轨力分析动车组的运行状态及车轮伤损状况。本文介绍该监测系统的技术方案及关键部件的设计与开发。该监测系统在兰新二线大风专项试验中得以应用及验证,并为兰新二线动车组在大风条件下的运行状态提供了重要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