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9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智能体理论在车辆底盘集成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车辆底盘各子系统协调控制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Multi-Agent)理论的底盘集成控制技术.针对半主动悬架、电动助力转向、轮胎、故障诊断等智能体的属性和特点,利用分层递阶控制方法结合多智能体理论,建立了集成系统协调求解机制,解决了半主动悬架和电动助力转向的匹配和协调控制问题,为车辆底盘系统的集成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摘要:故障诊断技术是汽车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和半主动悬架系统(SAS)已成为转向和悬架机构的发展方向,文章基于VB和SQLServer软件平台开发出底盘EPS与SAS故障诊断系统..利用专家系统的智能诊断功能,根据故障现象的观察和信号采集进行问诊操作,快速分析和查明原因并显示出故障原因与解决方法,通过故障诊断实例与实际故障的对比表明,开发的故障诊断系统能够对EPS与SAS的故障进行正确的诊断,从而为汽车底盘系统的故障诊断探索出一种有效和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韦军  聂巧丽  王升  牛礼民 《天津汽车》2012,(8):21-23,52
为分析半主动悬架对汽车性能的影响,文章对半主动悬架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首先在ADAMS/View开发环境中建立1/4汽车悬架模型;然后基于MATLAB/Simulink设置模糊控制规则,对半主动悬架进行模糊控制,并模拟出随机路面输入信号;最后利用ADAMS/Control模块将ADAMS和MATLAB/Simulink悬架模型联合起来进行仿真,与被动悬架进行了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模糊控制下的半主动悬架舒适性更高,行驶安全性和操纵稳定性更好。联合仿真结果表明,半主动悬架的舒适性和平顺性均优于被动悬架。  相似文献   
4.
为配合建立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FSAE)赛车的虚拟样机模型,根据FSAE赛事规则要求,对赛车悬架系统进行了结构设计。根据设计思路对轮辋、轮距及前后悬架立柱等相关部件进行了选择与设计,在确定采用不等长双横臂式悬架类型的基础上对弹性元件、减振器和导向机构的主要结构尺寸进行了设计计算,并应用软件Pro/E进行了三维建模设计,同时在SolidWorks环境下对前后摇块进行了强度校核。结果表明,前后摇块的最大合位移分别为4.260×10-3,2.838×10-2mm,最大变形均很小,设计的FSAE赛车悬架系统能够满足参赛要求,为进一步的实车研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研发需要,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混合动力汽车(HEV)自动变速耦合器。从耦合装置的功能分析入手,确定动力总成耦合方案,对关键零部件进行选材和尺寸参数设计,完成耦合器的Pro/E建模并给出三维实体模型,最后进行了强度校核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HEV自动变速耦合器结构紧凑、体积小且质量轻,集动力耦合功能和自动变速功能于一体,能够满足设计需求。通过三维模型与计算分析的有机结合,加快了HEV零部件的研发进程,有效降低了研发成本。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城际交通车辆的平顺性,将永磁体引入普通磁流变阻尼器,对其悬架进行研究。首先,根据城际交通车辆的工况特点,考虑减小阻尼器调控电流等因素,对阻尼器的磁路进行设计、计算永磁体尺寸参数,在此基础上,建立该悬架数学模型与仿真模型;然后,分别以高速公路工况和城市道路工况进行仿真;最后搭建1/4悬架试验台,进行台架试验。仿真与台架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悬架系统可以提高汽车的平顺性,其调控电流普通磁流变阻尼器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7.
为应对石油危机及大气污染,混合动力汽车(HEV)成为汽车行业的研究重点。从动力来源、动力混合程度及动力系统布置及组合方式3方面对HEV进行分类,介绍了串联式、并联式及混联式HEV的结构形式及优缺点。将当前的控制策略归为基于规则的控制策略和基于系统优化的控制策略,指出当前的控制策略无法自适应复杂路况的需求,不够智能,不利于整车性能提高。提出兼顾整车性能的多智能体集成控制是未来HEV控制策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模糊控制中规则库制定单一、动力系统与控制策略参数协调性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全局优化算法的增程式电动汽车模糊控制策略.根据增程器最优效率曲线,分析并提取动态规划算法在不同需求及动力部件状态下的多能源分配规则,并结合传统工程经验作为模糊控制规则库制定依据;以燃油经济性为优化目标,利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整车动力部件与隶属度参数,获取具有全局优化性的EREV能量分配.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整车模糊控制策略模型,嵌入到ADVISOR中仿真并进行硬件在环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适用于多种工况,与原车功率跟随控制策略相比,能控制动力电池SOC在合理范围内,同时提高整车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和半主动悬架集成控制的动力学模型,运用自校正控制理论设计了集成控制器.选择极点配置自校正控制,将闭环系统极点移到需要的位置上,并给出适当的控制律.自主开发出集成控制器,并用改进的可调阻尼减振器代替原车减振器,对某车型装车进行道路试验.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表明该集成控制方法能够改善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根据汽车系统动力学原理及牛顿力学定律建立了转向工况下的半主动悬架整车数学模型,并将模糊规则控制与传统PID控制相结合,设计了基于可调阻尼减振器的汽车半主动悬架模糊PID控制器.运用Matlab7.0/Simulink6.0软件对此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控制器有效改善了汽车在转向工况下的动态性能,保持了良好的车身姿态,提高了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