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2篇
水路运输   8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纤维增强塑料筋(FRP)与传统钢筋相比主要有抗拉强度高、耐腐蚀、轻质等优点,适用于在海港工程中降低因采用各类防腐蚀措施而增加的工程造价和日后维护成本.本文通过在某出运码头中使用FRP筋增强混凝土构件的典型工程案例,对FRP筋混凝土结构受力性能、施工注意事项以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做了详细的技术说明,为在港口工程中使用FRP筋混凝土结构提供了良好的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2.
通过设计详细的模型试验方案,对埋入砂土中的模型桩施加水平循环荷载和水平静载两种力,并通过改变加载频率、循环次数以及桩的埋入深度来进行模型试验。收集了大量的实测数据,进行整理和计算后,对模型桩受以上各种因素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得到桩-土之间在上述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量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城市公交企业是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的提供者,企业的经营状况直接影响到提供服务的动力,进而影响到整个公交系统的运转。依托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开展的权威企业调查数据,从微观角度对11个城市76家公交企业的生产经营现状、偿债能力、财政补贴、成本费用构成情况等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调查的样本企业中95%的企业经营亏损,16%的企业资不抵债,企业获得的政府财政补贴能够弥补运营成本的35.9%左右,50%的企业单纯从事城市公交服务。在此基础上,参考了欧洲、日本、香港等地的公交发展经验,分别从政府加强扶持、企业改进自身管理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推动公交企业走出经营困局的路径设想。  相似文献   
4.
刘学勇  杨林虎 《公路》2011,(4):164-168
采用X射线衍射试验(XRD)研究了掺加橡胶颗粒的水泥净浆水化产物的物相结构.结果表明:(1)水泥净浆的抗压强度随橡胶颗粒掺量的增加而降低;(2)尽管水泥的化学成分复杂,但掺入橡胶颗粒后,在其水化产物中并没有发现新的物相结构;(3)掺加橡胶颗粒的水泥净浆的水化产物中氢氧化钙(CH)晶体的衍射峰强度显著降低,原因之一可能是...  相似文献   
5.
为完成离岸深水港抛石基床整平关键技术研究,针对各国已开展的工作进行了整平技术和装备调研,共取得了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国内外整平机案例18个,涉及日本、前苏联、英国、美国和我国等5个国家.按照各自的技术特征分类,可将整平机分为6大类.对这6类整平机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总结,作为研究工作的起点.  相似文献   
6.
在目前港口工程结构设计、施工和维护管理各阶段分析的基础上,对港口工程结构全寿命设计流程进行了理论分析。针对港口工程结构寿命的阶段,分析了全寿命成本组成,确定了全寿命成本计算的主要经济参数和计算模型。提出在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全寿命分析和计算方法。可供相关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原规范主要采用较小吨级船舶调头数据分析得出回旋水域尺度。为了验证原规范的规定是否能够满足大型乃至超大型船舶调头需要,在我国多个典型港口,通过实船观测共获得了57艘船舶的回旋水域半径数据样本,并对这些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大型船舶回旋水域尺度规律性结论,为规范修订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根据饱和砂土在实际工程中所表现出的物理特性,采用强度理论和非相关流动法则来分析其受力与位移。并利用弹塑性力学理论求解桩与饱和砂土在周期性水平循环荷载下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些相关性状的解析解。最后,用迭代法对桩周土的塑性变形区范围进行了量化。  相似文献   
9.
针对离岸深水港建设的迫切需要,项目按照四个不同的研究方向开展深入研究,旨在系统研究离岸深水港建设的关键技术,为我国港口工程向离岸、大型、深水建设方向发展奠定基础,进一步提高港口的综合品质,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促使我国筑港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或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为了从众多复杂的影响因素中单独剥离出智能交通建设项目对城市交通的改善作用,定量评估智能交通对城市交通运行效率提升的贡献,在充分借鉴政策公共效应双重差分评估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匹配算法,创新性地提出了双重差分与倾向得分匹配相结合的定量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影响城市交通运行效率的主要因素,并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筛选出城市道路网平均运行车速、地区生产总值、民用汽车拥有量、道路长度、常住人口等作为模型评估的变量指标。然后选择36 个城市,采集了其2008—2012 年的基础数据进行对照。研究提出的基于匹配和双重差分的模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稳健性,可用于量化评估智能交通建设对交通运输效率的改善作用。模型实证分析测算结果显示:智能交通建设在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率方面发挥了明显作用,对城市交通平均运行速度提升的贡献约在9.2%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