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7篇
综合类   2篇
水路运输   1篇
综合运输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下滑力分布模式不同对抗滑桩内力和位移的影响,基于桩体平衡微分方程和差分解法编制的抗滑桩计算程序,分析了下滑力分别为三角形、矩形、梯形分布模式下对抗滑桩的受力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三角形分布引起的桩体位移和内力远小于矩形分布的情形,梯形分布则介于三角形与矩形分布之间。  相似文献   
2.
基于桩间土的土拱效应,利用合理拱轴线几何特征及摩尔-库仑强度准则,通过力学概念分析,根据桩间静力平衡条件、土拱跨中及拱脚处的强度等基本控制条件,建立桩间距的计算模型。以工程实例对推导的桩间距计算公式进行验证,并与其他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实际设计值与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百色市新兴路DN2600暗涵项管施工为例,介绍了泥水平衡式顶管施工方案与顶进施工工艺,指出该施工方法安全、稳定、可靠,可在涵道顶进线路控制工程中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4.
加筋土结构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加筋土挡墙的结构特点及基本原理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其施工要点及对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以广西百色市新兴路DN2600暗涵顶管施工为例,介绍了泥水平衡顶管施工的特点,认为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6.
针对混凝土强度破坏常发生在水泥石与骨料界面的情况,指出传统混凝土搅拌工艺在提高水泥分散性、水化程度以及平衡混凝土界面过渡区强度梯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用新的二次搅拌工艺改善混凝土界面区的结构和性质,可提高混凝土性能。剖析了二次搅拌的机理,并与传统搅拌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二次搅拌改善了混凝土界面的微观匀质性;减少了水泥颗粒的团聚现象,提高了水化程度;改善了混凝土界面区的水化物分布状态,综合提高了混凝土各项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龙源电厂场区道路工程中,上硬下软结构边坡破坏特征和加固措施,运用数值模拟分析了边坡开挖对此类坡体结构坡体变形及坡体应力的影响,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此类边坡变形特征和加固措施。结果表明:①上硬下软的坡体结构以及上部硬岩结构面的发育是坡体变形失稳的主要内在因素。坡体开挖后临空面的形成是坡体变形失稳的必要条件;②为防止坡体结构为上硬下软的边坡破坏,必须加固软岩,防止软岩变形,稳固坡脚。  相似文献   
8.
搅拌机合理转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为了提高搅拌质量和效率,给出了搅拌机转速的定义和评判搅拌机转速合理与否的准则;采用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搅拌机转速与混凝土均匀度、搅拌装置类型、能耗和被搅拌材料的关系,给出了搅拌机设计和使用时合理转速的范围。结果表明:搅拌机的转速与多种因素有关,具有合理转速的搅拌机必须在保证新拌混凝土质量满足中国标准要求的前提下高效节能地工作,推荐目前常用的强制式搅拌机的叶片线速度取1.4~1.7 m.s-1。  相似文献   
9.
诱导功能。即视线诱导和线形预告。适当规划安排花木栽植的位置,有助于引导驾驶员视线。集中驾驶员的注意力。同时,借助公路沿途连续性的花木绿带,使驾驶员预判前方线形走向。  相似文献   
10.
桩土应力比是决定复合地基受力和变形性能的重要参数。通过现场试验,获得了柔性基础下刚性桩复合地基桩顶、桩间土及桩土应力比随荷载的变化规律。试验研究表明:柔性基础下桩土应力比在加荷初期较大,随荷载增加呈波浪形变化,而后又逐渐提高。这和刚性基础下桩土应力比随荷载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