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8篇
  免费   132篇
公路运输   1322篇
综合类   801篇
水路运输   267篇
铁路运输   651篇
综合运输   99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指导桥梁墩柱加固设计,研究不同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加固措施对钢筋混凝土(RC)墩柱轴压性能的影响,以加固方式(全高加固、非全高加固)、加固层材料(素UHPC、UHPC+钢筋网、UHPC+内FRP网格、UHPC+外FRP布)为参数,设计15根矩形RC墩柱试件(1个未加固试件、7个全高加固试件和7个非全高加固试件)进行轴压试验,分析其破坏模式和损伤机理,以及RC试件在轴压荷载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刚度及延性等。结果表明:与未加固试件相比,全高加固试件、非全高加固试件的极限承载力提高率分别为142%~183%、28%~57%,但全高加固试件表现为脆性破坏,而非全高加固试件表现为延性破坏,宜根据工程实际需要采用合理的加固方式;采用不同加固层材料的加固效果为素UHPC、UHPC+内FRP网格、UHPC+外FRP布、UHPC+钢筋网依次递增,宜采用UHPC+钢筋网作为加固层材料。  相似文献   
2.
按受力特点,将水运工程水工建筑物分为高桩结构、板桩结构、重力式结构和岸坡。根据对各种结构地震反应特性的分析,参考国内外有关结构抗震设计规范,考虑我国水运工程特点和规范继承性,结合标准走出去需要,给出水运工程不同结构的抗震设防标准建议,可为我国《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东海大桥桥墩区域发生严重冲刷现象,部分群桩桥墩冲刷深度已超过设计警戒值,为确保大桥安全,对桥墩区域实施护底防护措施。本文根据东海大桥过度冲刷区域防护试验工程实践,介绍了工程的设计方案、施工工艺和关键技术以及试验效果,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针对强震区板桩码头前后轨道梁的震后位移差问题,进行了抗震连接构件的设计研究。通过有限差分软件FLAC2D进行动力时程计算,对比分析钢拉杆、钢筋混凝土横撑等不同连接构件的适用性和受力特性。结果表明,采用锁扣式连接的钢筋混凝土横撑能经济、有效地限制前后轨道梁的震后位移差,可为类似项目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抗震规范时程分析中地震动的输入数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规范时程分析中地震动输入数量这一问题开展研究. 首先基于结构响应参数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理论假设,通过 500次/组蒙特卡罗抽样,模拟了两种不同输入地震动数量方案下的结构响应参数的累积概率分布曲线,表明 了3条记录下选择响应最大值和七条记录下选择响应平均值两种输入方案的累积概率分布曲线存在较大差异:前者计算结果期望值要高于理论均值,且结果受响应离散性影响较大;后者计算结果的期望值就是响应理论均值本身,受响应离散性影响较小. 同时对我国某10层平面RC框架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3条记录选取最大值的输入方案下结构响应预测均值要显著高于增加记录选取数量和控制记录间离散性的其他输入方案;建议在7条及以上强震动记录下的响应均值的基础上,以记录数量与响应离散性作为参数,通过经验修正公式来计算0.84分位值,以得到满足规范要求的84%以上保证率的计算结果,并对该经验修正公式在我国抗震规范下的适用性做了结构数值模拟验证.   相似文献   
6.
铁路独柱支承弯梁桥扭矩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空间有限元分析方法,对预应力等代荷载采用一种比较近似、简单、有效的处理,旨在通过合理的调整预应力束来调整扭矩。最后通过实桥模型试验对预应力束配置做出调整,并对结果做了相应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8.
武汉长江二桥正桥9号墩为巨型双壁钢围堰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基础,因系水上施工,施工难度大,工艺复杂。本文主要介绍了该墩基础施工的重点工序,主要工艺及关键技术措施等。  相似文献   
9.
日本公路桥的抗震鉴定和加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海荣  郑琦 《国外桥梁》1997,(2):69-77,82
首先叙述了日本公路桥的抗震鉴定和加固的历史,接着介绍了基于以往地震破坏统计分析结果的现存公路桥鉴定方法,对公路桥的弱点部位进行抗震加固的措施,桥梁抗震鉴定和加固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即在钢筋混凝土桥墩半高部位截断主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贵阳铁路枢纽北编组场因扩建的需要采用控制爆破拆除一座天桥墩的实例。对桥墩的墩帽及墩身钢筋混凝土和混凝土爆破效果很好,无一飞石,达到了顺利,准时,快速,并确保了调车作业和插车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