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77篇
  免费   136篇
公路运输   19811篇
综合类   1381篇
水路运输   2751篇
铁路运输   4105篇
综合运输   165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302篇
  2022年   247篇
  2021年   435篇
  2020年   342篇
  2019年   255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219篇
  2015年   367篇
  2014年   1449篇
  2013年   1564篇
  2012年   2066篇
  2011年   1998篇
  2010年   1656篇
  2009年   1686篇
  2008年   1796篇
  2007年   1535篇
  2006年   1559篇
  2005年   1621篇
  2004年   1690篇
  2003年   1753篇
  2002年   1195篇
  2001年   826篇
  2000年   593篇
  1999年   483篇
  1998年   374篇
  1997年   355篇
  1996年   287篇
  1995年   240篇
  1994年   231篇
  1993年   147篇
  1992年   161篇
  1991年   146篇
  1990年   110篇
  1989年   16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在分析从西非到我国终端客户的铝钒土进口海运供应链(Bauxit Import Maritime Supply Chain,BIMSC)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和模糊贝叶斯网络(Fuzzy Bayesian Network,FBN)相结合的方法,建立BIMSC风险评估方法的概念框架。采用FMEA辨识潜在的失效模式,并剖析失效原因和后果;根据失效模式潜在的因果关系建立贝叶斯网络;利用三角模糊数处理表征风险参数的不确定性,评估BIMSC风险水平,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确定风险因子排序。研究结果表明,港口操作中的违规操作、违规指挥、货物易流态化和安全管理问题是主要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4.
文章通过对高原环境适应性改进HX_D1D型机车列车供电装置交流输入侧接地故障的典型案例分析,提出保护控制策略优化方案,避免列车供电装置故障范围扩大。  相似文献   
5.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故障救援方式及延误计算问题,对列车故障救援作业流程进行分析,然后根据作业流程建立5种救援方式的延误计算方法,最后使用Open track对福州市某地铁线路进行列车故障救援仿真,并对仿真与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救援速度可有效减小救援列车作业时间;所提出的计算方法可较为准确反映延误情况;在救援起讫点内,以固定闭塞运行的后序列车的延误会突增并积累,造成延误增幅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车型:帕萨特新领驭,配置CED发动机.行驶里程:213641km.故障现象:倒车雷达不工作.故障诊断:试车,倒车雷达全部不工作,中央显示屏按钮指示灯闪烁.VAS6150C检测系统无相关故障码.试车中发现该车倒车影像系加装且可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7.
母排是配电板的关键组成设备。而母排与母排连接处的接触电阻则是母排的主要参数之一。因此,对母排接触电阻的测量是至关重要的。文章提出了一种对运行中的母排接触电阻进行实时测量的方法。通过采集母排连接处的电势,得到连接处两端的电压差,同时测得流经母排连接处的电流,再根据欧姆定律即可得到接触电阻。通过分析表明,此方法能够对母排连接处的接触电阻进行实时监测,并且可以预防母排接触电阻过大造成的安全事故,保证船舶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8.
在机车运行中发生故障时,应避免长时间停车堵塞区间,为了能更快完成机车运行中故障的处理,文章特从机车应急故障处理注意事项、应急故障处理方法和应急故障处理基本流程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9.
传统河道底泥疏浚技术及处理方法对脱水后含泥率和重金属含量的要求较低,为此,提出对河道底泥疏浚技术及其处理方法的研究分析。调整道底泥环保疏浚方式,对环保绞刀的优化设计,在反铲绞刀架和绞刀轴安装垂直角度传感器和水平角度传感器,进行信息收集,实现疏浚精度的控制,使用优化后的环保绞刀执行河道底泥的环保疏浚,通过多角度计算。最后增大吸泥管与绞刀工作效率,对河道底泥实现标准临界值无污染扩散处理。设计流程实验,将脱水后含泥率和重金属含量作为验证指标,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处理流程与常规的疏浚处理流程相比较,其脱水后含泥率和重金属含量均更高,能够实现对河道底泥疏浚精度的控制以及防止其扩散。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