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89篇
  免费   316篇
公路运输   15226篇
综合类   13320篇
水路运输   831篇
铁路运输   1392篇
综合运输   2136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205篇
  2022年   226篇
  2021年   300篇
  2020年   285篇
  2019年   321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399篇
  2016年   408篇
  2015年   744篇
  2014年   1971篇
  2013年   1660篇
  2012年   1667篇
  2011年   1817篇
  2010年   1816篇
  2009年   2215篇
  2008年   2047篇
  2007年   1690篇
  2006年   1516篇
  2005年   1671篇
  2004年   1623篇
  2003年   1298篇
  2002年   1355篇
  2001年   1485篇
  2000年   1062篇
  1999年   907篇
  1998年   650篇
  1997年   625篇
  1996年   631篇
  1995年   492篇
  1994年   392篇
  1993年   292篇
  1992年   271篇
  1991年   233篇
  1990年   177篇
  1989年   229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秦宇健  折胜军  李曙光 《公路》2022,67(3):272-276
针对公路沿线交通标志牌和户外广告牌是否可以被驾驶员有效识别问题,给出一种公路沿线相关标志牌视觉有效性评估流程方法。模型可以根据相关标志牌的图像,通过图像处理方法获取标志牌的文字信息,并根据文字信息特征以及户外标志牌的设置位置与大小,自动分析所设计的标志牌在相关位置是否可以被相关人员认读,通过相关公路标志牌的检测表明:本文设计的方法可以有效确定相关标志牌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3.
近10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出行方式,高铁正在成为大众出行的首选。本文从高铁发展对综合客运结构影响的角度入手,依据参加交通运输部专题调研获取的数据,深入分析了高铁对公路营业性客运、民航客运的影响。研究表明,高铁对并行公路客运班线带来了巨大冲击,很多线路出现停运;对并行的中短距离(1000km以内)民航客运影响较大,部分航线也出现了停运,但对长距离(1000km以上)民航客运影响相对有限,民航在长距离出行领域仍具备较大优势。最后,提出了3条措施建议,以便为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结合某隧道监测断面各施工阶段位移变化情况,应用MIDAS GTS软件建立三维模型,通过反分析计算确定了弹性模量E及侧压力系数K0的取值范围。通过对隧道各施工阶段的变形情况进行模拟,采用黄金分割法对隧道拱顶下沉和净空位移量测值进行了反分析计算,与实测值对比分析后说明计算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5.
6.
7.
8.
现有高速铁路轨道长波不平顺静态检测主要采用矢距差法或简化矢距差法,存在与检测起点相关、含有里程相位差、基础变形时检测幅值偏大、与车体振动加速度匹配性较差等缺点。利用中点弦测法对轨道长波不平顺进行静态检测,通过对中点弦测法不同测弦长度有效测量波长范围和列车敏感波长分析,采用60 m测弦长度的中点弦测法最适合时速300~350 km运营期高速铁路;利用车辆-轨道动力学仿真分析和最小二乘法拟合相结合方法,提出运营期高速铁路300及350 km·h^-1速度下的轨道长波高低不平顺控制标准,并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60 m弦中点弦测法既可保证轨道长波不平顺检测的准确性,又能很好地体现车体振动响应;时速300 km运营期高速铁路轨道长波高低不平顺3级控制标准建议值分别为9,15,21 mm;时速350 km分别为7,11,15 mm。  相似文献   
9.
公路建设中可能遇到与公路或铁路交叉的问题,交叉方案的选择影响着项目的工程造价、运营安全等.目前国内外针对公路与铁路和公路与公路之间交叉方案的选择已较为成熟,但对于在同一点位发生与公路、铁路同时交叉的问题鲜有研究.通过工程实例,对一级公路与近距离平行的公路铁路同时交叉问题给出多种解决方案,并利用模糊优选法选择出了最优方案,为类似的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由于目前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不断加快发展的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如混凝土块、废渣等日趋增加。同时如何在我国的自然资源和土地资源不足的严峻挑战下,科学合理地对建筑垃圾数量进行控制并对其进行循环利用,不仅可以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达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还可以大幅度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本文从建筑垃圾的现状及综合治理的意义出发,研究了建筑垃圾分类与处理,分析了建筑垃圾的作用机理,最后研究了建筑垃圾在路基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