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8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分析城市土地开发强度与交通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以供定需"的用地交通关系.通过对路网交通需求量和交通供给量的定量研究,建立路网饱和度与土地开发强度之间的数学模型,并提出得到合理土地开发强度的交通门槛值.最后以上海市徐汇区为实例,验证论文提出的确定合理土地开发强度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是实现特大城市有效更新的重要路径。针对轨道交通TOD推动城市更新的机制保障及实现路径问题,从制度特征、核心主体及更新规律3个层面总结东京轨道交通TOD推动城市更新发展的特征,分析东京二子玉川站再开发案例。研究结果表明:政府通过赋予以轨道主体为核心的再开发组织法定权利,将规划开发及土地利用的权利下放给市场,可以实现再开发组织自主进行项目设计和项目开发;实施“再开发促进地区”制度,放宽再开发区域内的容积率限制,能够激励轨道主体参与公共空间建设并获得更高的开发强度,推动土地利用价值最大化并实现参与主体的利益平衡。研究成果以期为我国特大城市TOD模式下的城市更新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3.
土地利用对轨道交通车站客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宁  叶霞飞  刘剑锋 《城市交通》2010,8(3):23-27,78
轨道交通车站日均上下客流量与周边土地利用存在密切关系,研究这一关系可为国内大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预测结果的合理性提供参考。以东京核心四区31个轨道交通车站为研究重点,详细统计了各车站的日均上下客流量以及车站影响范围内的容积率、人口、岗位等基础数据,探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日均上下客流量与相关指标的定性和定量关系。得到轨道交通车站影响范围内建筑容积率≤2.3,2.3〈容积率〈4.0,容积率≥4.0三种情况下,单位潜在客流、单位建筑面积分别产生的日均上下客流量的指标值,并指出大型商场等消费娱乐设施对日均上下客流量具有显著影响。结合两项相关案例,证明了研究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容积率确定对土地价值影响重大。从TOD(交通引导发展)的基本理念出发,建立了以最大化土地增值、提升轨道交通客流、最优环境品质、土地最优均衡利用等四个目标为决策目标,以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容积率为决策变量的多目标决策模型,定量分析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的合理容积率。以重庆轻轨3号线鸳鸯站为例,对其周边土地容积率进行重新测算,并根据求解结果,建议适当提高开发强度,加强土地合理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开发强度及利用率越来越高,交通流量明显增大,已建道路饱和度随之增加,车辆运行时间延误增大,使一些绿波控制下的道路交通流不能按照预定的轨迹、时间运行,从而大大降低道路交叉口通行效率。文中首先通过对不同开发强度下周边道路交通饱和度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建立绿波控制下道路交通饱和度与土地开发强度之间的关系式;最后以某城市一条绿波带控制的黄山路为研究对象,证实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容积率是引导城市建设、控制城市发展方向、塑造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手段。由于物流仓储用地比较特殊,我国尚未形成统一完善的物流仓储用地控制标准。在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制定物流仓储用地容积率往往缺乏科学性。在梳理国家和地方已颁布的标准、规定的基础上,分析影响物流仓储用地容积率的主要因素,提出确定物流仓储用地容积率合理范围的方法,并通过理论计算,给出不同类型物流项目合理容积率取值范围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交通规划方法缺乏对土地利用和交通系统之间的互动反馈,使得交通系统往往处于从属地位,导致交通拥堵问题频发,因此,对传统交通规划方法进行改进,提出适合于新区的交通规划方法极为重要。对城市新区的交通特性进行研究,并在中观层面上指出土地利用规划应与交通系统相协调,提出土地利用和交通系统的两个关键指标:容积率和路网承载力。最后,研究现有交通规划方法在城市新区的应用不足,针对城市新区的特点,提出了适合城市新区的交通规划理念,并给出了规划方法流程。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善城市无序蔓延、道路交通拥挤等问题,建立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模式,针对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土地利用结构,提出以土地容积率为决策变量,以最大化轨道交通客流量、最大化土地增值、最大化居住环境舒适度为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遗传算法求Pareto最优解,定量分析适宜TOD模式的合理容积率。以成都市轨道交通2号线犀浦站为例,对其周边土地利用进行优化,调整后的土地利用结构对比调整前,略微降低了居住环境舒适度,显著提升了轨道交通客流量和土地增值,对TOD模式下的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利用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朱锦  洪锋  刘杰 《交通与运输》2020,36(1):88-91
轨道交通运营初期客运量与其沿线土地利用关系的研究对于后续轨道沿线用地布局和轨道客流的提升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以宁波市为例,调查了轨道1号线和2号线50个站点的土地利用性质和土地开发强度,研究了轨道站点周边800m用地开发容积率和站点客流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手机信令手段获取轨道东门口站和大卿桥站的站点客流分布情况,统计分析了站点客流与用地性质和建筑开发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宁波轨道沿线用地开发率较低,平均容积率仅1.1;当站点周边平均容积率超过1.5,单位建筑面积日均进出站客流将呈现成倍增长。  相似文献   
10.
《城市交通》2012,(3):94-97
住房城乡建设部出台《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联合要求加强交通运输规划环评;北京市公务车拟用新能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