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水路运输   96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克强 《江苏船舶》2002,19(6):12-13
0 引言 按照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要求,在双底双壳油船上须设置能供验船师定期进行结构目视检查的安全通道.可是对新建油船安全通道的设置要求,在各船级社现行建造规范中,尚未形成任何明确的条文规定.在新建油船设计与建造中,如何合理设置安全通道,已成为验船师、船东和船厂三方共同关心的问题,因为这直接影响到船舶检查、维修作业的方便性、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2006年8月8日某油轮在美国Long Beach港接受PSC检查时被滞留,三项滞留缺陷项目是:①检查时12个油舱中有8个舱含氧量高于8%(应该低于8%);②几个油舱的含氧量高于8%,产生了危险环境,表明船舶SMS没有满意执行;③几个油舱的含氧量高于8%,表明船员对船上的重要程序不了解。  相似文献   
3.
4.
周家海 《船舶工程》2015,37(5):24-26
本文对沉船倾斜油舱抽油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在相同的蒸汽加热功率,不同的加热位置条件下,分析了油舱内重质燃油和原油的加热过程,分别取得了在不同时刻油舱内重质燃油和原油的温度分布情况,以及油温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刘萧 《中国船检》2015,(2):60-63,122
2015年伊始,两起船舶碰撞事故给航运业蒙上了厚厚的安全阴影。先是2015年1月2日,利比亚注册的油船"Alyarmouk"轮与新加坡注册的散货船"Sinar Kapuas"轮相撞,导致"Alyarmouk"轮一个油舱损坏,大量原油泄漏。再是该事故两周后,"Gas Melawi"号LNG船与"Menggala"号渡轮在巽他海峡相继发生碰撞。细心观察两起事故不难发现,尽管现场"惨烈依旧",但其却与以往的碰撞略显不同,开阔水域内发生碰撞成为了其共同点。那么,这两起碰撞事故对船舶避碰工作有哪些启示呢?  相似文献   
6.
史婧力 《中国船检》2011,(8):I0010-I0010
NK为日本涂料协会(JPIA)颁发世界首个符合IMO涂层性能标准(PSPC)的货油舱涂层浸渍试验系统型式认可证书。2010年5月,IMO海安会通过了新的货油舱PSPC标准.明确了对涂层准备、应用、使用寿命、检测系统以及检验程序等几方面的要求。由于货油舱顶部和内底受到不同的腐蚀力,JPIA与日本涂料制造商协会(JPMA)联合研发了可以精确地模仿货油舱顶部和内底不同腐蚀环境的测试系统。  相似文献   
7.
“大庆256”、“大庆243”等大型原油轮的油舱爆炸均是在油舱卸油快完、进行扫舱过程中发生的。据调查称.“大庆243”原油轮首先爆炸的中1^#油舱内蒸气加温管严重泄漏,却仍在继续装运原油,而且,从早上9时起开始扫舱,直至下午2时40分,因为扫舱扫不动.当班的要求继续加温。这样.蒸气从加温管泄漏口喷出的静电,很可能就是“大庆243”油轮发生爆炸的元凶。  相似文献   
8.
9.
本文就油船货油舱透气系统的设计做了一些探讨,主要对两种设计方法的系统构成、操作方法、应用实例等进行简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10.
胥苗苗编译 《中国船检》2011,(6):J0010-J0011
日本船级社(NK)日前对Nippon钢厂生产的NSGP-1号钢颁布了世界首个原油油轮货油舱耐蚀钢型式认可证书。这种专门针对适应原油油轮货油舱内侧底部使用的新型钢材而颁布的认可证书符合IMO耐蚀钢的最新执行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