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24篇
综合类   8篇
水路运输   10篇
铁路运输   11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高烈度地震区极弱千枚岩区域的涪江古城水电站引水隧洞的施工为例,运用隧道施工理论、系统优化等方法并充分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施工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短进尺、弱(不)爆破、快封闭、强支护、勤测量"的施工原则,确定了开挖施工工艺流程,进而提出了支护紧跟措施和方法。实践表明,研究出的开挖方法、作业顺序及支护结构与参数可以满足软弱千枚岩隧洞建设需要,能够保证隧洞围岩稳定和结构安全,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魏玉省 《隧道建设》2017,37(2):200-206
根据汕头苏埃隧道的建设条件,对工程方案设计中的几个技术难点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采用"多级分流"理念,实现隧道与北岸4条城市主干道的交通衔接;选择"抛石+排水板"方案解决海域深厚淤泥地层中的围堰设计;8度高烈度震区选择合理的抗震减震措施解决隧道结构抗震;采取双道密封垫和加大密封垫断面的防水设计,满足地震时管片接缝张开量大的防水要求;针对复杂地层,对盾构选型和配置提出建议;对海底凸起进入隧道内的硬岩进行爆破预处理,以降低盾构施工风险。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强震区顺桥向水平力计算中一些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设计人员可通过选择合理的桥梁上、下部结构有支座类型,减小顺桥向水平力,从而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孙艺  孙英 《水运工程》2019,(2):56-60
物部-冈部公式广泛应用于地震作用下的土压力计算,但因其适用条件的局限性,不能用于板桩墙后既含砂土又含有黏土的非均质土,且国内外规范对此类成层土的地震土压力计算没有统一的规定。总结国内外规范中成层土地震动土压力计算方法,找出其本质差异,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引进整体极限平衡方法,结合SLOPE软件,得出强震区板桩结构成层土地震土压力的计算方法,并通过海外强震区港口工程实例验证,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许延祺 《公路》2022,67(3):175-181
震区桥梁抗震设计是桥梁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采用延性设计很难克服大震下带来的巨大危害,因此需要采取可靠的减隔震措施降低强震带来的灾害。结合北京延崇高速公路一联(40+60+40)m的PC连续箱梁桥,采用非线性动力时程方法分析该桥的地震响应。首先阐述延性抗震设计的弊端,然后论述拉索摩擦摆减隔震支座的特点,基于其抗震机理,通过分析比较确定其设计参数,最后定量分析其减隔震效果,归纳出采用拉索摩擦摆减震支座的必要性和优势,供相关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6.
周华贵  王丽 《隧道建设》2018,38(7):1189-1195
为有效解决汕头市苏埃通道工程遇到的海底硬岩、孤石群及高烈度抗震等技术难题,从海底隧道横断面、平面及纵断面方案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和结论如下: 1)对两管方案与三管方案进行比较,在海底硬岩处理方面,2种方案施工风险无本质区别,但两管方案可利用车道板下空间解决消防防灾问题、取消隧道联络通道设置、降低施工及抗震风险,优于三管方案; 2)从抗震、工程造价、结构受力及隧道运维等方面进行研究,发现盾构管片采用单层预制结构优于管片内置二次衬砌结构; 3)隧道平面方案需摸清海底硬岩及孤石群分布范围,结合码头、港池及锚地等控制因素综合确定; 4)隧道纵断面方案的确定,需充分考虑海底硬岩、孤石分布规律以及最小覆土、主航道规划标高、港池范围等控制因素,避开硬岩及孤石群,以减小隧道修建难度和风险。  相似文献   
7.
针对处于"汶川5.12"强震区龙门山断裂带之前山活动断裂及中央活动断裂之间的在建成兰铁路柿子园隧道4号横洞工区隧道小净距D3K87+500~+350段大变形破坏现象,在现场调绘、岩石试验、地应力测试及监控量测数据等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从地质构造、围岩条件、地震作用、地应力场、地下水及工程结构形式和施工影响等方面对隧道小净距段的大变形特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成因机制。主要结论有:(1)小净距段呈现仰拱左右剪切错动、边墙侵陷、拱顶沉降为特征的纵向张裂变形特性;(2)大变形成因机制可归纳为软弱破碎的围岩条件、复杂活跃的地质构造条件、高应力场条件、地形偏压作用、地下水软化作用等客观地质环境因素及小净距隧道结构形式、施工影响及较弱的支护措施等主观因素的综合影响;(3)小净距结构形式的设置位置应综合考虑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应力场及地震震裂作用等客观地质环境因素的影响;(4)研究结论对强震区类似工程地质条件下川藏、滇藏铁路破碎围岩隧道的设计和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强震区隧道洞口段减震的振动台模型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就山岭隧道而言,洞口段往往是震害最严重的部位。为了研究强震区隧道洞口段设置减震层的减震效果,对隧道结构进行了振动台模型试验。分别从衬砌的应变、加速度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减震层的减震作用明显。最后,对试验中的地表地震裂缝的震害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理县至小金公路(理县段)豹子嘴边坡灾后重建项目实际情况开展了边坡现场稳定性监测试验,监测期间区域范围曾发生3次4.8级以上的地震,根据监测结果得到以下结论:施工后坡面在经历2个月的变形衰减后,基本趋于稳定;该处边坡为反向结构面,地震还将对坡表岩体结构产生一个挤密的变形作用,利于坡表岩层的稳定;地震作用对边坡浅层...  相似文献   
10.
临沂南京路沂河大桥位于8度强震区且跨越断裂带,主桥采用飞雁式异形拱桥与V形墩结合的组合体系,采用大吨位摩擦式减隔震支座,以提高结构抗震性能。主桥两侧(30.3+34.2)m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中间(135.5+135.5)m为飞雁式异形拱桥,拱桥采用双边箱钢-混叠合梁,主拱采用矩形钢箱变截面拱肋,拱肋轴线为异形偏态拱轴线,不设风撑,拱梁固结,梁端设水平系杆平衡水平推力。下部边、中V形墩均采用大悬挑箱形截面混凝土结构,群桩基础。大桥采用先梁后拱的施工顺序,叠合梁采用多点平衡顶推施工,拱肋采用桥位少支架大节段拼装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