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24篇
综合类   135篇
水路运输   22篇
铁路运输   14篇
综合运输   8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荻生徂徕是日本江户时代最名的思想、学家和古辞家,同时还是一位出色的汉语教育家。他分析了汉语和日语语言系统的差别,提出从汉语语音教育着手,逐渐增加词汇量,通过大量阅读汉原的实践,最后能够如中国人一样阅读汉书籍。  相似文献   
2.
胡家贵 《中国水运》2007,7(8):185-186
和谐社会实质上就是几大和谐关系的统一与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取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可以促进人与自然的更加和谐。通过明确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思想方向,奠定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文化基础,完善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制度支撑,实现资源节约,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交通"是系统性的价值目标,需要以和谐伦理为导向,从宏观上审视现代交通关系的结构及其特征,研究交通主体之间、交通客体之间、交通主客体之间的基本关系及其状态,通过一系列调整优化,使之不断地从冲突走向和谐。  相似文献   
4.
现代高校德育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困惑重重,德育内容与现实脱节,大学生的道德知行分离现象严重,一些不和谐现象发人深思。“礼”是人类文明最基本的特征和最重要的标志之一。“礼”不仅仅是用来交际的手段,更是一种成于内而形于外的文化积淀。今天的在校大学生将是明天国家的中坚,他们的行为举止不仅反应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同时也将对社会产生良好的示范作用。在大学生中大力开展礼育将是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通过回顾城市交通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演变过程,研究城市交通引导城市空间结构健康“生长”的有效途径,提出通过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以及适合中国特色的和谐城市形态和城市交通。  相似文献   
6.
幸福感、生活质量和幸福正逐渐影响众多不同领域,例如经济、国家标准和公共健康。尽管心理幸福感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但却鲜有人关注交通系统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首先,探讨幸福感在交通政策中所发挥的作用,并阐述幸福感对未来交通政策的启发作用。其次,回顾心理学文献,提出一个假设的模型即交通会通过提高重要生活领域的可达性或者物质环境的机动性及外部性从而对生活满意度产生间接或直接影响。对交通领域的初步研究为该模型提供了支持。最后,阐述政策建议和可使用该框架进行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7.
"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两型社会"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参与建设"两型社会"是示范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示范高职院校为"两型社会"培养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人才,为"两型社会"提供高技术服务,谋求与经济、社会的双赢发展,引领我国高职院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和谐思想包含了生态道德的内容,对和谐社会的追求,又是实施生态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和谐思想发展,是今天人类自觉发展追求的最佳目的,是人类在失衡的困境中看到了希望.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湖北武汉地区要实现中央提出的建设“两型社会”,发展方式要有别于沿海三大城市圈发展模式的要求所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分析了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了虚幻共同体这一概念,并对其作了详细描述。本文对虚幻共同体和真实集体这两个概念从涵义、特征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并着重论述该思想对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