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854篇
  免费   701篇
公路运输   28860篇
综合类   13456篇
水路运输   10414篇
铁路运输   10690篇
综合运输   3135篇
  2024年   384篇
  2023年   1083篇
  2022年   724篇
  2021年   982篇
  2020年   1049篇
  2019年   694篇
  2018年   302篇
  2017年   797篇
  2016年   905篇
  2015年   1796篇
  2014年   3929篇
  2013年   3365篇
  2012年   3972篇
  2011年   4164篇
  2010年   3989篇
  2009年   4552篇
  2008年   4556篇
  2007年   3694篇
  2006年   3575篇
  2005年   3905篇
  2004年   3269篇
  2003年   3875篇
  2002年   2936篇
  2001年   2157篇
  2000年   1405篇
  1999年   816篇
  1998年   626篇
  1997年   503篇
  1996年   471篇
  1995年   442篇
  1994年   314篇
  1993年   240篇
  1992年   258篇
  1991年   296篇
  1990年   256篇
  1989年   24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当中,明确提出了开启"1+X"的证书制度,其主要目的是要利用把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进行有效融合,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新能源车技术专业作为实例,对"1+X"制度进行积极地探索,找到培养高品质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新方式,从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课程内容、考核方式、师资力量等各方面进行探索,为"1+X"课证融合的有效开展寻找高效途径,从而提高人才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在近期召开的国际电信联盟(ITU)标准化部门第20研究组(ITU-T SG20)全会上,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牵头制定的首个船舶行业ITU国际标准ITU-T Y.4004《智慧海洋概述及其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要求》经会议正式审议通过,于2021年11月29日完成公示,正式发布。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下智慧港口建设如火如荼,而建设行业标准体系却迟迟未能统一的问题.首先利用智慧港口建设发展路径的研究基础,结合国内外信息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构建了适合国内智慧港口建设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利用主客观综合赋权法降低了传统评价过程中,主观因素对指标权重的影响,引入基于云模型的改进物元理论,解决了传统评价方法中模糊性和随机性带来的误差;最后以天津港智慧港口建设工程为算例,对天津港的智慧港口发展水平进行评估,计算得到期望为3.9956,发展等级为较好,与正态云模型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的验证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表明:评价体系符合现阶段智慧港口的发展方向,评价方法简洁有效,在降低了双重不确定性对于评价结果影响的同时计算了评价结果的置信度,为今后我国智慧港口发展和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评估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的节能减排效益,有必要量化厂拌冷再生技术的能耗和碳排放。分别测算了施工中原材料生产能耗、原材料运输能耗、混合料生产能耗、摊铺碾压能耗,结合实际施工的监测数据,计算分析了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相比于普通沥青ATB-25的节能减排效益。结果表明:与普通沥青ATB-25相比,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可以节约能耗35. 3%,碳排放量减少10. 71%,具有显著的资源节约和节能效益。  相似文献   
5.
教学团队的建设是职业教育的关键,高质量的师资力量能够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保证教学质量、推动专业建设、实现人才的精准供给。文中以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林业技术专业群为例,基于精准供给的视角,总结了教学团队建设的路径:一是构建合理的团队结构;二是建立团队带头人管理机制;三是建立"传帮带"培养模式;四是推进校企合作机制;五是构建技能学习型团队;六是强化信息化教学。实践证明,加强教学团队的建设,对促进专业的发展、实现人才精准供给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系统总结中国智能高速铁路(简称:高铁)顶层架构设计、关键技术创新、基础平台建设、工程示范应用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十四五”时期中国智能高铁面临的内外部形势和要求,提出智能高铁2.0的内涵和主要体现在“体系正向设计、全专业协同、跨行业综合、预测性分析”4个方面的代际特征,从技术体系、数据体系、标准体系等维度构建智能高铁体系架构2.0,规划建造、装备、运营等领域智能化重点攻关任务和实施路径,可为“十四五”时期智能高铁2.0的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7.
东海大桥桥墩区域发生严重冲刷现象,部分群桩桥墩冲刷深度已超过设计警戒值,为确保大桥安全,对桥墩区域实施护底防护措施。本文根据东海大桥过度冲刷区域防护试验工程实践,介绍了工程的设计方案、施工工艺和关键技术以及试验效果,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为科学、安全、有效地管理铁路生产的各技术环节,国铁集团、集团公司与各站段出台了涉及行车组织、客运组织、货运组织和铁路技术设备的运用、管理、维修等方面的技术规章,它是铁路运营和维护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技术规章管理系统作为技术规章管理的信息化平台,是技术规章高效管理和高效运用的关键,是铁路基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研究国内外情况和其他行业规章、文件管理系统后,依据集团公司实际工作需要,对集团公司技术规章管理平台方案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个更加方便、快捷、功能齐全且整体上相互协调的技术规章管理系统功能模块方案,作为指导集团公司技术规章系统建设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针对企业对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可用性越来越高的要求,文章从灾难恢复考虑因素、灾备等级划分、灾备技术分析、信息系统灾备方案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对不同灾备模式进行了对比,旨在实现信息系统安全可靠运行,促进企业安全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