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3篇
  免费   42篇
公路运输   316篇
综合类   293篇
水路运输   193篇
铁路运输   640篇
综合运输   1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系统地研究初始横倾角对随机横浪下船舶横摇运动响应的影响。[方法]以路径积分法为基础,通过数值求解控制横摇运动微分方程概率属性的Fokker-Planck方程,得到横摇运动响应的概率分布。[结果]结果显示,初始横倾角对船舶横摇运动响应谱的影响有限,但对横摇角概率分布以及横摇运动响应极值分布的影响十分明显,且会造成船舶安全性的显著恶化。[结论]路径积分法可作为研究随机海浪下船舶横摇运动特性的有效数值方法。  相似文献   
2.
层流等离子体表面强化技术可大幅提高钢轨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为了揭示强化处理对轮轨滚动接触行为的影响,建立同时考虑钢轨表面选区强化和短波波磨的三维轮轨瞬态滚动接触有限元模型,数值计算了车轮高速滚过一个波磨周期的轮轨力、接触斑黏滑分布和残余应力应变。对比发现:表面选区强化对轮轨力和接触斑黏滑分布的影响较小,不影响钢轨承载性能;对钢轨表面残余应力应变分布的影响明显,残余应力主要集中在屈服强度较高的强化斑内而残余应变主要集中在韧性较好的基体材料上,表面选区强化有效结合了强化斑和基体材料的力学性能,形成了一种强韧的良好匹配。结果可为现场生产服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冲绳城市单轨运输系统的设施和车辆概况.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影响压套过盈联结可靠性的各种因素分析,对曲轴这样的零件,从设计角度提出了对影响过盈联结各种因素补偿方法的确定,从制造角度上通过利用滚压加工工艺,降低工艺孔的表面粗糙度值,并对组装工艺进行规范,提高了压套过盈联结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郭浩  何光辉  陈金祥 《铁道车辆》2007,45(10):32-34
概括介绍了国内外铁道车辆脱轨检测现状,以及铁道车辆脱轨检测装置的技术方案、工作原理、研制过程及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接触网检测车数据处理软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分析接触网检测车数据处理系统的数据流向,数据组成及工作过程,确定了软件结构,软件功能及数据结构,同时讨论了软件设计中所采取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7.
内燃机连杆设计计算的若干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多种连杆大量计算的基础上,总结了连杆设计的经验,指出连杆大端对称于中心线的两侧刚度分布均匀,是保证其应力分布均匀的前提,是连杆合理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文中提出,为了保证精度,连杆计算应采用多体接触模型,并对影响计算精度的各种因素做了分析。讨论了螺栓位置和预紧力应如何选取以及齿形制造误差对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王义  杨松林 《船海工程》2007,36(2):13-16
建立滑行艇和翼滑艇在正横规则波中的二阶线性横摇运动微分方程,并利用前苏联中央流体动力中心ЦАГИ法得到艇体阻力,利用仿真工具Matlab/Simulink建立滑行艇和翼滑艇的横摇运动、阻力及推进系统的综合仿真模型,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建立的横摇运动微分方程较为合理,并验证具有前置V型割划式水翼的翼滑艇其横摇自稳特性要比同等吨位的滑行艇优良许多。  相似文献   
9.
着重介绍了P型向适应有限元法的基本概念、典型算法、单元形函数特点及误差估计方法.并利用ANSYS软件提供的p单元对机车从动车轮的静强度进行了自适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可提高分析效率,得到精度可靠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轮/轨蠕滑理论提供了计算和分析B_0—B_0机车转向架直线运行横向轮/轨力的方法,并以SS4型电力机车作为验证实例,理论计算和实际测试的结果相接近。作者采用这种方法对轮/轨力进行可靠的分析,旨在论证我国现有电力机车转向架蛇行稳定性所要求的最佳轮对定位刚度。本文论证结果符合于作者在文献[1]中提出的轮对定位新方案,它可适用于最大运行速度为100km/h的现有SS型电力机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