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15篇
铁路运输   1篇
综合运输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钱喆  郑炜  王波 《城市交通》2015,(6):27-32
中国城市常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来制定城市交通战略,但缺乏对国内外城市交通特征的准确辨析。城市交通特征应反映主动出行者与被动出行者的区别。首先比较广州市与世界级城市的出行方式构成和出行特点,指出广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者大多为无驾驶执照或未购置小汽车的人群。针对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单一指标的弊端,引入公共交通出行指数与机动化水平来表征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程度。评价广州市及世界级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并据此划分9类交通模式。结果显示,广州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和机动化水平均处于初级阶段。最后,分析广州市交通模式升级转型的最佳路线及实施策略,指出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与机动化水平的矛盾与协调是制定交通发展战略时需要考虑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This article deals with highly motorized large West German cities of about 200,000 inhabitants and more, which usually provide reasonable public transport systems. Illegal parking with shares of about 40 to 50% of the total parking is widespread in the parking problem areas of those cities, especially in the inner-city residential and mixed-use areas. Parking spaces are demanded by residents, employees, customers and visitors, and by delivery and service traffic.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parking demands by different user groups are discussed. The total parking supply consists of public and private spaces. The share of private spaces is about 40 to 50% of the total parking spaces in German cities. The amount of car traffic generated by a parking space depends on parking duration and parking turnover, as well as on search traffic. So the change of a space from long-duration use of an employee to short-duration of customers — as often discussed in parking concepts — generates at least five-fold car traffic. The measurements and effects of parking control of public spaces as well as the parking regulations in zoning ordinances, restric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private parking spaces and park-and-ride are discussed. Finally, a parking concept methodology — using the example of Frankfurt am Main —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3.
为优化城市机动化发展模式与路径,首先从机动化的目的和效应两个方面界定了机动化内涵,分析了个体机动化和公共机动化两类模式特征及相应的衡量指标。然后,应用历史数据研究了中国汽车产业政策、道路运输市场政策和城市交通政策与机动化发展历程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个体机动化政策效果明显优于公共机动化政策,发挥效应时间为1-2年,非机动交通政策对个体与公共机动化模式都有重要影响。最后,针对中国机动化发展在能源、环境、交通等方面的制约,提出了统筹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合理制定城市交通发展政策、把握公共机动化政策推行时机和优化非机动交通政策四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轨道交通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回顾总结北京城市交通历史进程和国外大城市机动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时期北京交通体系发展目标和任务,全面介绍2015年前北京轨道交通发展策略和主要创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e “3-stage urban transport policy development cycle” hypothesis proposed by Professor Peter Jones and the importance of both local development context and motorization transport culture in transport policy. It then makes 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future prospects for sustainable cities and transport through maj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in connected and autonomous vehicles, that is, in “Auto Sapiens” as next generation vehicles.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市机动化发展情况及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城市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对城市交通环境、交通承载能力、交通服务水平提出了新挑战。首先,基于不同国家、中国不同城市汽车保有量数据,分析中国城市机动化发展所处水平、机动化结构、机动化发展特点及增长趋势。探讨影响中国城市机动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汽车价格与人均GDP的比值、公共交通发展,以及汽车产业政策。最后,从公共交通政策导向作用、机动车限制性管理、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方面评述中国城市交通政策,同时从国家政策、城市交通规划与实践、市民绿色出行意识培养等层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快速城镇化和机动化带来的交通拥堵问题,开展公交导向发展为解决方案的治堵措施研究.基于国外成功经验及相关文献资料对公交导向发展的有效实施从土地利用、城市设计、城市治理、公交服务质量、小汽车限制政策以及房地产政策六个方面建立了公交导向发展的保障性政策框架,并结合国内制度环境和城市发展现状对该政策框架的借鉴性进行了探讨,指出公交导向发展在国内城市中的成功应用取决于土地开发现状、政策法规和组织环境以及社会接纳性三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城市交通发展值得注意的几个倾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中国大城市交通发展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和倾向,如不尽快调整,将影响和制约城市的健康发展。从中国模式的城镇化进程、特殊的机动化发展态势、世界罕见的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和规模等方面介绍了中国大城市交通发展的特殊背景。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大城市交通沿袭固有发展套路,在设施规划建设、交通结构调整、公交优先、区域一体化、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出现的一些倾向性问题,并对其进行剖析。为引导中国大城市交通健康发展,提出在城市交通规划理念、规划内容和规划体制等方面需要变革和创新的任务要求。  相似文献   
9.
��ɼ�������������Լ�����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杉矾是汽车城市的代表,许多研究引用洛杉矾为案例分析汽车城市交通问题的一般性,本文则从洛杉矶的特殊性进行分析,进而从洛杉矶城市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以及城市发展历程等角度,分析洛杉矶低密度开发和机动化的相关关系.本文认为,洛杉矾的低密度城市形态主要是由于其特殊的自然条件和人口构成,而不是单纯的小汽车因素,而其快速机动化与快速城市化的历史“共振”加剧了低密度开发,是洛杉矶成为典型汽车城市和蔓延城市的重要原因.文章还分析了这种发展路径背后的交通政治及其趋势.最后通过中美城市化和机动化的对比,指出了洛杉矶城市交通发展对我国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丁明 《交通标准化》2009,(23):200-204
厦门正面,盗机动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城市交通发展形势日趋恶化,正处于战略选择的重要关口。结合国内外城市交通发展经验,从土地资源、能源利用、城市发展和社会环境等角度分析.提出城市交通发展模式与策略,即必须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城市骨干运输网络和城市交通枢纽两个系统建设,实施公交优先政策、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和区域差别化交通发展政策等三项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