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12篇
综合类   9篇
水路运输   5篇
铁路运输   5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地铁车站的舒适性和节能角度出发,对其环境控制系统存在普遍争议的过渡季运行模式展开讨论。首先基于能耗最低原则选出全新风空调模式和单排通风模式两种可能的运行模式;再运用理论推导给出两种模式的切换温度条件,并总结出切换温度的计算方法。根据此计算公式,对于包括室内负荷、制冷系统性能系数、风机效率、风道阻力、送风温差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利用此计算公式,给出不同室内负荷、制冷系统性能系数和风机效率的切换温度线算图,此计算方法和线算图可用于实际工程的运行模式分析,从而能够实现地铁车站环境控制系统过渡季运行的规范化和节能化。  相似文献   
2.
采取有效的温控措施,在保证塔柱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是斜拉桥主塔冬季施工的关键。以武汉天兴洲大桥主塔中塔柱施工为例,介绍主要的温控措施、冬季施工保温材料的应用效果及工期效应。  相似文献   
3.
城市行人过街速度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研究城市平面行人过街的速度及差别,分别对哈尔滨市冬夏两季的信号交叉口、无信号交叉口、环形交叉口、路段人行横道和自由过街5种不同过街条件下的行人过街速度进行调查。分析了冬季与夏季和不同过街条件下行人过街速度的变化以及形成原因;分析了行人年龄、性别、人行横道长度、过街行人数量和绿灯时间对行人过街速度的影响;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用15%位速度作为行人过街的设计速度,提出冬夏两季不同过街条件下的行人过街设计速度推荐值。  相似文献   
4.
对于需在汛期进行的山丘区行洪河道清淤施工,需克服汛期河道流量大、流速快、水位高带来的困难,保障施工安全的同时还需考虑工程施工对河道行洪的影响;若河道沿线建有多级蓄水建筑物、河道日常流量较大、周边用地情况复杂,则进一步增加了施工难度.以合肥二十埠河为例,对复杂情况下的山丘区行洪河道汛期清淤施工的特点和难点进行了分析,阐述此种条件下如何合理制定施工方案,以期能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闽江下游河道一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对枯水大潮条件下闽江下游河道沿程各断面的潮位、流量变化过程进行了模拟;结合历史实测资料,对闽江下游河道枯水条件下水动力特性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闽江下游河道潮区界、潮流界上溯明显,南北港涨潮流规律有所不同,南港分流比达30%左右,回复到1985年前水平,而干流及南北港河道河床严重下切是枯水动力条件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2005年主汛期,正在施工中的大隆水利枢纽分区土石坝遭遇了台风"达维"正面袭击,流域持续突降暴雨,入库最大洪峰流量在9 950 m3/s,坝前水位总涨幅达34.4 m,施工汛期土石坝度汛断面突发局部管涌现象,由于措施及时有效,土石坝经受住了百年一遇洪水的严峻考验,该文回顾管涌发生始末,探讨成因和措施,类似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包树黄河特大桥工程在黄河凌汛期恰好处于最大悬臂施工阶段,为保证其安全度汛,对此种不利工况进行作用响应分析及安全性验算.采用计算土弹簧刚度来模拟桩-土摩阻效应,并采用Maxwell模型以模拟墩顶新型粘滞阻尼器的墩梁位移效应,建立了该桥最大悬臂施工阶段数值仿真模型.在流凌期间实测流冰荷载、洪水荷载及风载等作用组合下,计算分析了该桥最大悬臂阶段桥墩和主梁的线形变化和受力特性.结果表明,流冰荷载单独作用对该桥最大悬臂阶段桥墩和主梁线形和内力影响有限,同时在各荷载工况下桥墩及主梁线形和内力均满足桥梁监控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冬期寒冷地区 ,利用液压提升工作平台的外吊架设置移动暖棚 ,提高超百米空心高墩新浇筑墩身混凝土的养护温度 ,并采取“内降外保”措施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防开裂等综合技术 ,实现连续、快速施工 ,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由于工期的要求,青藏铁路新增西宁至格尔木段必须进行冬期施工。为了保证西格线的施工质量,需要对冬期混凝土施工进行可行性研究。研究方法:本文从分析混凝土冻融机理开始,先进行基础试验,然后通过调整引气剂掺量、调整水胶比大小、砂率大小、粉煤灰掺量大小、粗集料的级配、细集料细度模数大小、混凝土搅拌温度、静停时间、以及其它影响因素来研究含气量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而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结论:混凝土含气量随引气剂掺量的增加而增大,随水灰比的减小而减少,随砂率的提高,含气量逐渐增多,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混凝土含气量急剧变小,随石子粒径变大,含气量变小,单粒级骨料混凝土含气量比连续级配骨料混凝土含气量低,用中砂的混凝土含气量高而且比较稳定,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振捣时间越长,含气量损失越大,搅拌时间太短会导致引气数量不够,时间太长会导致气泡的损失。然而随着含气量的增加混凝土强度呈递减趋势。因此,选择适宜的混凝土含气量是保证混凝土耐久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交通量是进行交通现状评价、综合分析建设项目的妊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也是确定公路建设项目的技术等级、工程设施规模及经济评价的主要依据。搞好交通量调查数据分析处理工作,对公路规划、建设、养护和管理的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