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闵光 《海运情报》2005,(9):31-31
美国总统轮船公司的母公司、新加坡的大型航运公司东方海皇发表了关于北欧港口拥堵情况的调查报告.认为在为了缓和拥堵而扩大集装箱码头的吞吐能力方面.需要花费很多资金和时间。据测算,法国、荷兰、英国等5个国家的12个码头的开发计划需要庞大的资金。如果这些计划得以实现,集装箱吞吐能力将增加3780万TEU.到2010年的集装箱处理能力大约增加1倍。北欧港口2005年到2010年需求的增长,预计将从百分之十几逐渐减少到5%左右,利用率在9成以下,但是美国港口2010年的利用率将超过100%,拥堵问题将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航运市场规模逐步扩大,港口泊位资源和设备条件愈发稀缺,港口拥堵等问题频发。本文提出了分时段泊位定价策略,旨在改变班轮时刻表,以指导船舶调度、缓解港口拥堵等,实现班轮运输公司与港口方的双赢。  相似文献   

3.
扬帆 《世界海运》2009,32(2):64-64
首先,各个港口码头存小同程度上削减集装箱码头免费存放时间。为了提高集装箱码头效率,促使货主和当事人尽快从集装箱码头提取集装箱,加快码头集装箱流通效率和减少码头拥堵,不少美国港口双管齐下,一方面缩短集装箱码头免费保管时间,另一方面提高超过免费时间提取的集装箱码头滞延费率。  相似文献   

4.
为客观、准确地评估港口拥堵程度,借鉴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指数编制方法,提出基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数据的港口拥堵指数模型和算法。首先,适当外扩船舶交通服务报告线,划定包含所有港外锚地的进出港测算线,再根据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数据中每艘船舶进出港口和进出泊位的时间测算出船舶实际进港时长、在泊时长和出港时长。然后,将船舶实际在港时长与正常状态下进出港时长的比值作为港口拥堵程度的评测指标,并对该指标进行加权合成,据此得到港口拥堵指数模型和测算方法。最后,以天津港、深圳港、宁波舟山港等港口为例,对港口拥堵指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港口拥堵指数模型充分考虑了港内外锚地和港外漂泊船舶的等待时间,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反映港口的真实运行状态和拥堵水平。  相似文献   

5.
我国大陆集装箱码头的发展有过两次大的机遇:第1次是1989年开始改革开放,引进外资,中国集装箱码头对外招商引资,带来了发展资金和管理技术:第2次是2000年港口企业政企分开,港口下放地方,激活了中央和地方建设港口的两个积极性,城以港兴、港为城用的理念成为地方政府的共识,地方政府倾全省、全市之力发展外贸港口集装箱码头,再度掀起港口建设高潮。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每年以24%以上的幅度增长,但是没有出现过拥堵现象。  相似文献   

6.
<正>港口拥堵必会导致船期延长,运输成本增加。船公司在考虑运费成本时,不得不把由港口拥堵造成的损失转嫁给货主,最终还是消费者为其买单近年来,随着世界贸易量的不断增长,港口拥堵问题愈发严重。欧洲、北美东西岸等多个港口均出现过拥堵、停摆等现象,2017年4月,世界集装箱第一大港上海港也同样发生过  相似文献   

7.
陈侠  王国芳 《水运管理》2011,33(12):24-29
为推进我国港航业发展,解决港口设计通过能力与港口生产需求之间的矛盾,避免码头超能力靠泊给港口生产带来的安全隐患,首先分析在超能力靠泊的集装箱船减载后靠泊码头的情况下码头结构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此作业方式在一定限制条件下安全可行,然后提出由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海事、引航等三方各司其职,共同监管超能力靠泊作业安全,而不应采用三方联合论证“一船一议”方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4年,中国港口协会集装箱分会试行《中国港口集装箱码头企业评价体系》,并公布试行评优结果。此次评优设"中国港口前十强集装箱码头"、"中国港口最佳集装箱桥吊作业量码头"、"中国港口最佳单船作业效率集装箱码头"、"中国最佳泊位利用码头"四个奖项,青岛港QQCT一举荣获全部四项最高荣誉。  相似文献   

9.
在新冠疫情等多重外部因素影响下,我国上海、深圳、广州等集装箱港口出现拥堵,引发相关部门及业内对集装箱码头能力适应性问题的关注.在分析我国集装箱运输需求和沿海集装箱码头能力供给的基础上,评估集装箱码头适应性基本情况,并根据集装箱港口面临的新的发展形势,对集装箱码头规划和建设提出建议.总体来看,目前我国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及...  相似文献   

10.
张明香 《海运情报》2006,(8):26-28,22
世界贸易量持续不断增长已是不争的事实,随之而来的是港口拥堵情况严重。码头基础设施需求强劲,越来越多的码头经营人投资码头扩建项目。据预测,今年全球贸易将增长7%,而港口吞吐能力的增长率仅为4。7%。在需求迅速超过供给的情况下,一些分析家认为明年至少须投资140亿美元用于港口和码头的建设才能保持供需平衡。如果不对港口进行建设或扩建,到2009年港口利用率将达到饱和,  相似文献   

11.
随着港口体制改革的深入,引航体制改革进入全面操作阶段,并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港口码头作业实践、港口业务量和引航体制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引航体制问题作如下探讨。一、我国港口引航体制现状分析1.引航工作对港口作业的影响引航是由船方  相似文献   

12.
正持续的港口拥堵已经蔓延至全球。目前,全球主要航运公司,有近400艘船舶在港口外候港,超过120个港口集体陷入拥堵。全球港口大拥堵,史上最大的塞港危机正在到来。美国刺激消费补贴导致消费力大幅攀升、欧美补货潮到来、中国及东南亚港口受台风影响、疫情仍在全球肆虐……极端需求、气候、疫情,三因素叠加效应,导致航运压力超历史最高。  相似文献   

13.
<正>2011年11月召开的全国水运工作座谈会提出,"十二五"期我国将以"兴内河、优港口、强海运"为着力点,加快水运结构调整步伐。对于港口行业来说,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是"十二五"时期我国港口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这既是港口行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新形势对港口行业提出的新要求。一、推进结构调整是当前港口行业发展的内在需要"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要求"。2002年实施的新一轮港口管理体制改革后,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欧美和亚洲等地主要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扩大。由于需求迅速增长,部分港口明显地出现了拥堵和货物滞留的运输基础设施风险。扩大港口设施和内陆运输的能力已成为班轮业界的重要课题。在集装箱码头建设方面,欧洲纷纷投资港口开发,制定了长期建设计划,在北美,从东南岸到墨西哥湾,集装箱码头的扩建很活跃。  相似文献   

15.
港口动态     
《海运情报》2005,(7):39-39
洛杉矶港和长滩港继续采取措施缓解港口拥堵;长滩港7月起提高港口使用费5%;三菱商事与美国石油公司在长滩港共同开发LNG接收基地;纽约/新泽西港基尔班克尔水道将继续浚深至15米;温哥华港与加太铁路制定加强国际多式联运计划。  相似文献   

16.
<正>长期以来,港口拥堵、运力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始终困扰着巴西港口。但伴随着港口私有化的逐步深入,激烈竞争刺激下的巴西港口不断探索变革的又一成效显现将不远矣2013年巴西,GDP总值约2.15万亿美元,高居拉美各国之首,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而港口作为海洋运输枢纽和对外贸易的窗口,在巴西海运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一、港口整体稳步前进,私有化蓬勃发展1808年巴西港口对外开放,伴随"巴西奇迹"创造出的经济高增长,港口也随之发展起来。但  相似文献   

17.
"宁波发生疫情,对港口作业有影响,但并不严重.宁波北仑区防疫封锁解除后不久,货物就都出运了."1月25日,浙江某货代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疫情发生后,我国港口未出现明显拥堵."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谢文卿告诉记者,反倒是欧美港口拥堵情况依然十分严峻,美国港口等待泊位的集装箱船数量甚至再次创下新高.全球港口大拥...  相似文献   

18.
<正>一、我国沿海港口成品油码头现状1.我国沿海港口成品油码头分布格局目前,我国沿海已拥有从事成品油运输较大的港口39个,成品油泊位430多个,已形成了北部渤海湾以大连、营口、天津为主要港口,长三角地区以宁波、舟山、上海为主要港口,华南珠三角地区以广州、深圳、惠州为主要港口,东南沿海以厦门、泉州为主要港口,以及北部湾港口群的成品油海洋运输体系。2.我国沿海港口成品油码头生产现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沿海成品油码头"十二五"期间将形成吞吐能力达4亿t。2012年沿海港口内贸成品油吞吐量总计为1.92亿t,外贸吞吐量总计  相似文献   

19.
翁羽 《海运情报》2006,(3):29-30
2005年,由于欧洲码头经营商和港务当局的共同努力,在码头已经满负荷运转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效率,因此没有再出现大规模的拥堵情况。2006年,亚欧航线上的货量仍然比较充足,从亚洲进口的货物将增长10%~13%,约l240万TEU,欧洲的主要门户港口又将面临挑战。它们虽然利用新建码头投产所增加的装卸能力来减轻码头前沿的拥堵情况,但是码头后方和道口的拥堵情况却没那么轻易解决。  相似文献   

20.
公路集疏运是港口集疏运的主要方式之一。针对大型集装箱港口吞吐量较大造成的近港主要集疏运道路拥堵问题,进行现状情况的分析研究,总结近港道路的交通特征和拥堵原因。在此基础上,采用节流和开源的方法,从降低小时流量和提高通行能力的角度出发,提出设置港外堆场的方式平衡公路流量和引入无人驾驶降低平均车头时距两个方面的措施。并以上海洋山深水港区为例,应用本文提出的改善措施,详述港外中转堆场规模、选址和在无人集卡运输要求下集疏运道路断面调整方案,计算得出"改善后集疏运道路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的结果,印证了本文提出措施的可行性,为港口集疏运规划决策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