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用位置敏感探测器检测振动信号,与传统的加速度传感器相比,提高了系统检测精度,缩短了响应时间,减小了时滞对隔振性能的影响.建立了振动主动被动复合控制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设计制作了实验装置,并对隔振性能进行了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振动主动被动复合控制兼有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的优点,具有良好的隔振效果,在频率10~1500Hz基础激励范围内,动传递率低于20%.  相似文献   

2.
为了抑制蛇行运动,提高列车临界速度,针对铁道车辆特殊的轮轨自激振动系统综述了蛇行稳定性主动控制的总体结构形式、控制目标、控制算法、测量系统、作动系统、试验验证等关键环节的研究进展;概括了稳定性控制的典型结构形式及其各自的特点;根据不同运用场景,归纳了稳定性主动控制的主要目标,梳理了稳定性控制的主要算法以及优缺点;分析了不同反馈量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研究了作动器动态特性对控制效果的影响;给出了稳定性控制的试验研究方法,展望了未来蛇行稳定性主动控制在算法设计、失效安全等方面的研究重点。研究结果表明:在蛇行稳定性主动控制研究中,控制方式和算法的选取要同时考虑控制目标的不同;除了高轮轨匹配等效锥度下的二次蛇行稳定性控制之外,控制目标应同时考虑低轮轨匹配等效锥度下的一次蛇行稳定性控制;控制方式应尽量简单、可靠、易于实施,且对测量系统的要求要小;测量系统也应尽量简单可测,以减小随机扰动和噪声对测量结果可靠性的影响;作动器响应时间及其时滞补偿方法共同决定了蛇行稳定性主动控制的实用效能;控制系统失效不能影响列车的运行安全,这是决定主动控制能否推广应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控制系统中的时滞现象成为影响控制效果的不可忽视的因素,采用移相法对磁流变阻尼控制系统的算法进行仿真计算,分析在不同情况下移相法对磁流变阻尼控制系统的时滞补偿效果,并与主动控制系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移相法对磁流变阻尼控制系统有一定的补偿效果,对主动控制系统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桥梁振动主动控制方法。详细说明了主动控制方法的应用,推导并分析了梁式结构振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果显示本方法在实际中可以减小桥梁的响应。  相似文献   

5.
在实际的振动主动控制中,由于条件限制无法获得较为精确的参考信号,通常会导致会产生控制性能的下降.针对这类问题,文中在一种FXRLS主动控制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通过归一化技巧,提出了一种改进基于FXRLS算法的反馈式振动主动控制算法,相比原先的振动主动控制算法,它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能,能够有效处理此类的参考信号频率与振源信号频率不精确引起的性能下降的问题.通过对此算法的研究和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振动主动控制算法能够在无法获得较为精确的参考信号时,有效进行振动主动控制.  相似文献   

6.
研究两自由度于摩擦自激振动系统的解耦和主动控制.首先利用平均法计算系统的定常解,分析纯滑动形式的干摩擦自激振动特性,然后采用非线性控制的微分几何方法设计解耦规律,对解耦得到的线性子系统,应用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设计控制器,分析控制器参数和系统参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可以有效地抑制系统的摩擦颤振.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抑制薄板在外界激励下的低频振动,对机敏约束层阻尼(SCLD)结构进行了主动振动控制研究.首先,考虑了黏弹性材料随温度与频率变化的阻尼特性,结合GHM阻尼模型建立了耦合系统有限元动力学分析模型;其次,考虑到结构动力学模型自由度庞大,采用物理坐标下自由度动力缩聚和状态方程下复模态截断进行了两次降阶,并通过复模态空间向实模态空间转换,得到了低维实模态控制模型;最后,通过模态实验验证了理论模型,并基于低阶控制模型设计了振动控制器,证明了研究方法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本文的组合降阶方法可以有效地对SCLD结构进行降阶,对模态控制模型主动控制取得了良好控制效果:在单位阶跃激励下,振动响应衰减时间从0.20 s缩短为0.08 s;在随机白噪声激励作用下,振动响应均方根值降低了39.65%.   相似文献   

8.
铁道车辆横向主动悬挂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铁道车辆1:8比例的半车四自由度横向主动悬挂试验模型,应用LQR控制方法进行了主动悬挂与被动悬挂的试验对比研究,并与仿真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主动悬挂方式能有效衰减振动,尤其是共振点处的振动;主动悬挂与被悬挂相比,车体横移振幅在高频共振点附近平均降低80%左右,在其余频段平均降低约30%;车体侧滚角振幅在高频共振点附近平均降低65%左右,在其余频段平均降低约20%。  相似文献   

9.
具有油膜轴承的柔性转子系统振动主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油膜力近似公式,讨论了短油膜轴承支撑的转子在不平衡力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对短油膜轴承支撑的转子系统进行了不平衡力作用下油膜振荡的非线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产生了周期性倍分岔.应用鲁棒H∞控制理论对柔性转子-轴承系统振动主动控制进行了数值分析,为该类转子-轴承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受电弓综合性能试验系统中垂向激振系统的设计及控制问题开展研究,对激振系统的结构及参数确定方法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以高性能伺服电机为核心由微机控制的激振系统,在对该系统动态响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激振系统频率控制和振幅的闭环控制策略,并对振动过程实时控制程序的编程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的激振方式及其控制方法应用于质量较...  相似文献   

11.
公路隧道通风系统的前馈式智能模糊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模糊逻辑应用于长大公路隧道通风系统的前馈式控制中,以有效地节约电能,解决传统控制法中存在的时滞性和风机启动频繁等问题.介绍了前馈式智能模糊控制系统的构成,对模糊控制器(FLC)进行了详细设计,并对前馈式智能模糊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与普通后馈控制法相比,在相同条件下该系统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延长风机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磁流变减振座椅模糊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半主动控制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座椅可控磁流变阻尼非线性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模糊控制策略设计了控制器,实现阻尼力的连续控制,从而改善座椅的动态特性,提高乘座舒适性。对系统进行了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减振效果良好,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Time-delay of magnetorheological elastomer bearing(MRB) can bring structural response menace to bridge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 bridge pier-bearing semi-active-coupling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 The presented strategy takes the structure prediction model to predict the state responses of the controlled plant in a period of future time. Then, the control law can be determined by solving a finite horizon optimization problem. The peak shearing force of pier top, the displacement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beam are chosen as control goals, and the vibration isolation rate is applied to characterize the vibration isolation effect.It is noted that MPC method naturally takes the time-delay and uncertain interference into consideration,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control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Finally, the numerical example is described and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isolated bridge based on MRB is analyz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predictive control can be used to control the time-delay of bridge system in different degrees. The best control performance is at0.4 s. Even if the time-delay reaches 2 s, it is still good. Therefore, the control method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adverse effects of time-delay on the system, and has a good vibration isolation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4.
船舶振动是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中的关键技术之一,船舶架构是一种复杂的组合弹性体,本身的振动非常复杂。本系统采用嵌入式系统,运用传感器检测、实时数据处理等技术,使产品具有小型、专用、易携带、可靠性高的特点,在船舶振动检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有理函数系数识别是基于气动力有理函数逼近的桥梁颤振计算的前提条件. 有理函数滞后项的数量对其系数的识别结果影响较大,现有方法中一般仅考虑单滞后项的有理函数系数识别,易造成气动力描述上的失真,进而导致桥梁颤振计算结果不准确. 基于正弦信号的自激气动力在时域上与有理函数对等的原则,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方法,提出了一种可计入多个滞后项的有理函数系数的直接识别算法. 以薄平板模型为对象,利用强迫振动风洞试验获得了自激气动力,采用该算法直接识别了计入不同滞后项的有理函数系数,并分析了滞后项数量对气动力重构精度影响以及对颤振临界风速计算精度的影响.通过自由振动颤振试验获得了实际的颤振风速,进而与采用识别出的有理函数计算的颤振风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颤振临界风速的试验值与计算值吻合较好,从而验证了本文所提识别算法的准确性;与现有的有理函数系数识别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识别方法兼顾了效率和精度,可广泛用于实际桥梁断面自激气动力有理函数系数的识别中.   相似文献   

16.
将模糊控制理论引入发动机电流变悬置振动控制中,通过对发动机振动系统建立数学模型和根据经验和理论分析制定的模糊控制规则,应用MATLAB对普通液压悬置和电流变液悬置发动机振动系统进行联合仿真。仿真结果显示:发动机电流变液悬置采用模糊控制后比普通液压悬置隔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大型水工模型存在大库容,大滞后等特点,在实际应用中采用流量—水位双回路控制设计,在控制算法上根据水位控制和流量控制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优化算法,大大改善了控制系统的静态和动态指标,从而保证大型水工物理模型试验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宽频带的隔振问题,以使系统具有较好的隔振效果,提出将电磁悬浮隔振与机械隔振相结合的复合隔振系统. 首先,对所设计的隔振系统进行动力学建模,分析线性化后的模型控制特性;其次,针对系统振动控制问题,提出基于自抗扰技术的控制器设计方案,并通过仿真实现了复合隔振系统的自抗扰控制;最后,在复合隔振平台上验证了该控制方案的可行性. 研究结果表明:在0~10 Hz频段控制系统能实现较好的低频跟随效果,在10~100 Hz频段幅值衰减逐渐增大,在100~300 Hz频段的隔振效果超过?14.9 dB. 本文所提出的控制方案为复合隔振系统控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崇启长江公路大桥是上海崇明通往江苏的重要桥梁.文章通过理论分析与风洞试验,采用调频质量阻尼器(TMD)对崇启大桥进行涡振控制.针对目前还没有手段证实风振对桥梁影响以及TMD对桥梁调节效果的现状,利用崇启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对建立的TMD系统进行在线实时监测,为TMD在桥梁减振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际数据.  相似文献   

20.
将摩擦阻尼应用到高层建筑的风振控制,采用结构风振的时域分析方法对高层结构的风振进行了研究,通过实例分析可以看出,摩擦阻尼器应用于高层结构的风振控制效果是非常明显,可以使高层建筑顸层的振动最大位移降低了71.57%,振动最大加速度降低了73.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