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螺旋桨升力面设计边界条件的处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对螺旋桨升力面设计方法中边界条件的处理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边界条件的不同处理方法进行实例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的比较来分析边界条件的不同简化方法对设计计算结果的影响.从而得出螺旋桨升力面设计所采用的合理边界条件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螺旋桨升力面理论边值问题的精细化处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对螺旋桨升力面理论的边值问题,用全三维的边界条件,以及引入Kinnas的三维厚度影响计算到边界条件中提出了计算方法的途径.它可应用于正问题和逆问题的求解中.  相似文献   

3.
导管螺旋桨的升力面/面元偶合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提供了一种应用升力面理论和面元法偶合的导管螺旋桨理论设计方法。螺旋桨作为逆问题用升力面理论处理,导管作为正问题用基于速度势的面元法计算。方法的特点是通过迭代考虑桨和导管的相互影响,并自动进行导管和桨的推力分配。导管的面元计算采用两种方案进行偶合:(1)在桨升力面设计过程中每一步偶合;(2)升力面设计结束后偶合。算例表明,两种方案均能给出收敛、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自由液面对螺旋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涡格升力面模型,提供了一个计算自由液面下(不计吸气影响)螺旋桨水动力性能的准定常升力面方法。在桨叶拱弧面上分布离散的涡系和表征桨叶厚度的源系,其未知涡强由满足螺旋桨物面条件、线性化自由液面条件和随边Kutta条件来确定。为了便于计算,对兴波部分简化了计算模型,螺旋桨用无限叶数螺旋桨模型来代替。 利用本数值方法编制的计算机程序,计算了桨轴有限沉深下螺旋桨的水动力特性,并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对转螺旋桨这类组合式推进器的设计问题,采用了升力面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前后桨的相互迭代求出彼此间的诱导速度,以此来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采用此方法作了一对对转螺旋桨的设计,同时应用面元法进行了水动力预报。  相似文献   

6.
根据KMM型号螺旋桨随边切割的试验结果,分析切割量对螺旋桨敞水性能的影响,并以图谱形式给出KMM型号螺旋桨转速的相对改变量与切割量之间的关系。应用升力面方法理论计算螺旋桨切割前后的敞水性能,与试验值的比较表明计算值误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侯立勋  胡安康 《船舶工程》2017,39(10):27-31
采用螺旋桨旋涡理论和低阶速度势面元法对吊舱式CRP进行适伴流设计。在吊舱给定的前提下对前后桨进行升力线设计和升力面修正,吊舱与前后桨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诱导速度来考虑,且诱导速度作为伴流的一部分,并采用面元法进行非定常水动力性能预报。通过实例设计分析可知:在设计进速条件下,采用该方法设计的吊舱式CRP系统与设计的单桨相比,其效率可提高8.533%,设计吊舱式CRP尾流周向诱导速度明显小于单桨时的速度。  相似文献   

8.
升力面理论的应用日趋完善,面元法和N-S方程的方法已逐渐成为螺旋桨设计与水动力预报的主流,特别是能提供桨叶表面流动精细描述的CFD方法。虽然运用粘性流预报螺旋桨水动力性能的CFD方法较基于势流理论的升力线、升力面和面元法表现出较强的优越性,但是势流理论的完善性使其仍是螺旋桨设计和计算中最常用的工具。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国内外螺旋桨水动力性能研究的最新进展,为螺旋桨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叶梢带端板螺旋桨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论述叶梢带端板螺旋桨的设计方法。采用推广的勒布斯(Lerbs)升力线理论和修正的动量定理来计算诱导速度与水动力螺距角。给出了叶梢带端板螺旋桨的环量分布形式以及推力分布的求取方法,还着重介绍了叶梢端板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螺旋桨的空泡起始航速,本文提供了一个基于Eppler剖面设计方法上的非定常螺旋桨设计方法,二维剖面直接由Eppler剖面设计方法给出并直接输入到升力面设计程序中进行三维剖面设计。计算结果表明新剖面螺旋桨方案的空泡斗要比常规剖面的宽。在平均伴流条件下使用升力线、升力面设计程序给出一个初步螺旋桨方案。然后用定常/非定常面法检查设计结果是否满足推力要求并作修改设计,从中选择一个不符合空泡要求的剖面作为关键剖面。使用Eppler剖面设计方法来改善空泡斗,为了研究剖面弦向负荷对螺旋桨性能影响,本文设计两只螺旋桨,一只为带有Naca66迭加Naca a=0.8,另一只为新剖面的方案。模型试验结果证实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判断实艇螺旋桨是否产生空泡剥蚀,这对设计者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在这方面许多学者已从事了研究,文献[1]介绍了应用升力面理论和升力线理论来预测螺旋桨空泡的进展情况,但尚未发展到能在设计中应用的阶段。即使采用螺旋桨模型空泡筒试验,由于模型试验存在尺度效应影响和伴流模拟的不相似,仍难预测实船螺旋桨的剥蚀[2]。在设计阶段预测螺旋桨的剥蚀情况对快艇至为重要,因为剥蚀损坏是快艇螺旋桨损坏的主要原因,而面空泡剥蚀是快艇螺旋桨设计中尤需注意的问题。本文介绍一种设计中应用简便的半经验预  相似文献   

12.
空泡螺旋桨升力面理论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供了一个局部空泡和超空泡同时存在的空泡螺旋桨或超空泡螺旋桨的升力面理论设计方法。在设计的第一阶段,基于由二元超空泡翼型的线性涡分布面元法获得的一元超空泡翼型性能,应用娄勃氏诱导因子方法升力线理论初步确定空泡螺旋浆的几何形状,如:桨叶轮廓、剖面形状、径向负荷分布和螺距分布等。然后,用局部空泡和超空泡螺旋桨的升力面性能预报方法计算设计桨的几何形状和性能,并对设计桨进行 ,最后得到考虑了三因次影响后满足设计要求的空泡螺旋桨。  相似文献   

13.
全方向推进器非定常水动力性能的面元预报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欣  黄胜  贡毅敏 《中国造船》2007,48(1):24-29
研究了全方向推进器非定常水动力性能的面元预报方法,基于螺旋桨面元法建立了全方向推进器的非定常水动力性能计算的数学模型,对全方向推进器的非定常水动力性能进行了数值预报。采用了关于扰动速度势的基本积分微分方程,并采用双曲面元以消除面元间的缝隙。用Newton-Raphson迭代过程在桨叶随边满足压力Kutta条件。在计算面元的影响系数时,应用Morino导出的解析计算公式加快了数值计算的速度。为避免数值求导中的奇异性,用Yanagizawa方法求得物体表面上的速度分布。本文计算结果与日本水池模型试验结果、升力线方法计算结果及升力面方法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4.
运用升力线、升力面以及面元法理论为海事40 m级巡逻船设计新型螺旋桨。采用给定环量分布进行螺旋桨理论设计,并通过桨模敞水试验和实桨装船后的实船测试验证该桨的理论设计方法。实船测试主要通过2条相同船型的实船,分别加装图谱桨和理论桨进行航速、轴功率、艉部振动对比测试,用实船试航的试验数据对比分析理论桨相对图谱桨的性能指标。结果表明:采用理论方法设计的螺旋桨相对原来的图谱方法,与船型匹配得更加精确,实船的螺旋桨效率约提高2%;船体艉部振动约减小5 dB。  相似文献   

15.
运用升力线、升力面以及面元法理论为海事40m级巡逻船设计新型螺旋桨。采用给定环量分布进行螺旋桨理论设计,并通过桨模敞水试验和实桨装船后的实船测试验证该桨的理论设计方法。实船测试主要通过2条相同船型的实船,分别加装图谱桨和理论桨进行航速、轴功率、艉部振动对比测试,用实船试航的试验数据对比分析理论桨相对图谱桨的性能指标。结果表明:采用理论方法设计的螺旋桨相对原来的图谱方法,与船型匹配得更加精确,实船的螺旋桨效率约提高2%;船体艉部振动约减小5dB。  相似文献   

16.
针对具有破冰能力的极地甲板运输船螺旋桨提出了一种设计方法。设计满足国际船级社协会的Polar Class规范及俄罗斯船级社RMRS规范。在设计过程中,应用升力线理论进行设计,并结合升力面理论修正的方法,对设计结果进行了规范公式要求的计算校核,进一步又通过直接计算方法对其进行了PC规范的强度校核;在多种校核结果指导下调整了螺旋桨的某些设计细节,使螺旋桨强度达到规范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对安装该桨的工况进行航速预报,结果表明:航速达到设计要求。说明本文的设计方法可用于具有破冰能力的极地甲板运输船的螺旋桨设计。  相似文献   

17.
导管螺旋桨的非定常性能预估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应用非定常升力面理论与非定常面元法,在时域范围内通过迭代计算考虑桨和导管的相互影响,对导管螺旋桨的定常性能进行了预估。采有了一个修正的螺旋桨尾涡模型,来模拟导管螺旋桨尾涡片的扭曲变形衣分离现象。桨泄出涡与导管泄出涡之间的非定常干扰采用了两种处理方法:(1)时域内严格匹配;(2)时域内简化处理。泄出涡的简化处理在允许的计算精度范围内,能大幅度地减少计算时间。对JD简易导管螺旋桨的计算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方法能较好地预估导管螺旋桨的定常及非常性能。  相似文献   

18.
董国祥 《船舶》1994,(6):58-63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助推节能扭曲舵性能的升力面理论预报方法。螺旋桨后尾流场诱导速度的计算采用准非线性升力线理论;采用定常非线性涡格法计算处于桨舵诱导速度场中扭曲舵的环量分布,进而计算扭曲舵的附加轴向助推力。扭曲舵的水动力性能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相符,说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9.
螺旋桨非定常轴承力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廷寿  贺伟 《船海工程》2006,35(2):42-46
采用扰动速度势面元法计算螺旋桨非定常轴承力,桨叶、桨毂和尾涡面由双曲四边形面元进行离散,对时域内非定常问题的求解采用时间步进迭代方法,建立了满足桨叶随边非定常等压库塔条件的非线性迭代结构,使迭代求解更加有效、快速和稳定。  相似文献   

20.
非均匀流场中抗空泡桨叶剖面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非均匀流场中螺旋桨桨叶剖面的设计方法,提出保持剖面空泡特征不变的等效运转曲线的思想与确定方法。本文方法设计的桨叶剖面能有效地控制空泡范围和空泡类型,得到期望的空泡性能。剖面可采用母型剖面或“新剖面”方法来设计,进而可确定桨叶弦向环量分布,然后由升力面理论设计三维桨叶的几何形状。通过实例螺旋桨的设计,其空泡性能得到显著的改善,说明本方法是合理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